古代假银票十分容易,官府却无动于衷,因为根本就没必要管

2020-10-31 00:02:05 作者: 古代假银票十

导语:在中国古代老百姓常用到的“货币”是铜钱,条件富裕一些的会用到金、银或银票。作为铜钱和金、银一般比较好分辨真假,传统的方法是将银子剪开,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杂质情况,以此来判断真假。但是对于银票来说,就如同我们现代的纸币,而古时的防伪技术又不如现代发达,如果存在有人造假可怎么办呢?古时的人是如何分辨真假银票的呢?

古代人也知道携带金或银子比较麻烦,一是比较占空间,二是分量太重,如果需要大量的文银交易属实也不太方便。后来出现了银票之后就好多了,这张纸上可以印有十两、百两...,携带也十分的方便。但在千年前的古朝时期,有没有造假银票的呢?老百姓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识别假银票呢?

其实在我国宋朝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假银票的案子,尽管伪造会被处死,但面对如此暴利的行业很多人都铤而走险,为此朝廷损失银两无数。但对此事不管如何加大力度,伪造的行为依然泛滥,朝廷只能改进自己的防伪技术,随着技术不断的加强,那些伪造着也没有了多少生存空间,造假的案子也慢慢的减少了。那么古人是如何防伪的呢?

首先是控制纸张的原材纸,明朝时期的银票使用的是桑皮纸,清朝使用的是高丽纸。因为这类纸币的原料使墨韵层次鲜明,很难伪造,原料在民间也是禁止采购的,所以从“生产源头”上就屏蔽掉大部分的造假者。

再者就是印花花纹,比如现代的纸钞就会有一些微细的花纹,用肉眼很难去看清,这些花纹多数是手工绘制刻在印版上,这样就起到了一定的防伪作用。古代的银票上也有类似的设计,银票上也会出现大量精细的花纹,也是用来起到防伪作用。

第三就是频繁换票版,原因很简单,即使是非常复杂的花纹,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摹和研究还是容易被复制,所以频繁更换版面也使得那些伪造者刚摸到一些头绪就又进入到新的“征程”中来。在元朝时期更是出现了几个月更换的现象,这样就增加了伪造的难度了,也打消了他们这种违法行为的信心。这边还没等研究出来怎么回事,就发现不流通了,那他还没事研究什么?

再有就是加一些水印和防伪印等,来增加造假的难度。可能有的人不会理解在古代怎么会有水印的技术呢,实则不然,在我国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原始水印技术了,这也是现代水印技术的雏形。他们会通过丝网的格隙,使纸浆的厚度不均匀,形成夹层图案。

按照以上这些想从事造假银票的行当显然是非常困难了,一是技术上的难度,二是时间上也来不及。但不要以为这样就完事了,为了加大造伪的难度,在明朝时期更是设计了微雕,将极其细密的文字或图案刻在印章内,内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此举并非推崇文化,只是单纯的防伪。工匠们将三百多字精细雕刻,还有故意刻错几个字,并且每个月刻错的字都不一样,因此很多伪造者都已经无奈的专行了。试想能有多少人能把专业工匠的活干明白的?这种情况下浪费时间去伪造就等于穷死一样,根本无法实现。

结语:可能我们会认为古代各方面的技术和条件都不发达,会认为银票造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是我们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并不是古代没有造假钱的人,而是被朝廷的仿造技术“折磨”的断了念想。

参考文献:《全蜀艺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