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英吉利共和国主要对外斗争的目标便是商业经济,因为荷兰在当时已经成长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最大的海上航海商业国。曾经的新航路开辟者,大西洋商业航线的西班牙早就在与英国、荷兰的商业战争中迅速衰落下去。可是英国由于一直忙于内部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以及新政府的规划,因此一直没能够在国际海洋贸易上有所作为。
克伦威尔指挥"贝尔朋议会"
而荷兰则凭借自己天然的港口优势以及造船业技术的发达,成功接过了西班牙作为大西洋与东方世界之间的海上贸易任务,甚至还将葡萄牙对非洲的海洋贸易同时兼并了过来。而荷兰长期获得如此巨大的商业贸易利益,令英国统治者非常不爽,甚至英国同自己海外殖民地的商品贸易也要由荷兰人作为中介。
就这样,克伦威尔出于双重目的的考虑,怂恿当时的英国议会出台了专门针对荷兰无限制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就是荷兰不得干涉英国与其殖民地以及一切海上贸易行为,同时在进行他国贸易经过英国领海之时,需要由英国的船只进行运送。随着此条例的生效,英国的对外海洋优势开始发挥出来,并取得了巨大商业利益。
荷兰商船
国内矛盾的错综复杂需要稳定政权基础
随着英国在对荷兰的商业贸易战中取得了初步胜利,这使得当时掌控英国政权的独立派取得了一定的民众支持,特别是克伦威尔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可是独立派此时名不正言不顺的统治状态依然存在,因此其随时可能跟会受到其他反抗势力的进攻,这种威胁无处不在。
克伦威尔在相继完成对内和对外一系列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之后,英国的内外政局趋于稳定。但是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矛盾和威胁却一直暗流涌动,虽然平等派已经被成功镇压,但是受他们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暗中势力依然存在,与此同时一些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反独立派人群也在跃跃欲试。
克伦威尔雕像
议会中虽然大部分都是独立派成员,并且受到克伦威尔本人的直接统治,而且经过"普莱德清洗"政治运动之后,长老派势力已经被完全清除,这样的"残缺一会"按道理来说已经成为了独立派的天下,但是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非常激进的民主革命议员,他们虽然置身于独立派掌控的议会中,却不愿意听命于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就这样,即便克伦威尔在确立独裁统治之后的两三年里里,相继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但是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依然令他不得不选择建立一个稳定的独裁专制基础,否则的话其独立派的统治就长期处于非法阶段。如此一来,一个真正的独裁制度—护国公制即将出现。
英荷冲突
克伦威尔对英国议会的废除
在内部社会危机以及人民的反抗情绪不断加强之时,克伦威尔抓紧了巩固自己独裁统治合法性的进程。在通过与荷兰的经济贸易纠纷不断扩大化之后,英国内部民众的关注点得到暂时性转移,藉此克伦威尔开始对当时已经名不副实的议会采取了行动。
公元1653年,已经完全被独立派成员控制的议会被克伦威尔命令解散,同时为了建立起独立派合法且权威的领导班子和决策机构,他决定挑选自己的心腹组建一个全新的小议会,这被后人称为"贝尔朋议会"。但克伦威尔为了照顾一些激进派人员的情绪,将他们也选进来,并想通过这个自己的亲信议会同化这些激进派分子。
航海工具
令克伦威尔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他认为顽固不化的激进派分子依然坚持着他们的暴力民主革命思想,根本不支持克伦威尔及其独立派的统治和政治主张。随着"贝尔朋议会"内部矛盾的快速升温,激进派议员坚持克伦威尔必须要解救英国民众 ,救济难民,这个全新的议会其实也是一团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