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欧洲的践行者,路易十四的专政主义

2020-11-03 11:21:38 作者: 专制欧洲的践

在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后,1559年签订了比利牛斯和约,从此法国享有崇高的威信,因为它的主要敌人,西班牙与帝国都被击败,气喘吁吁。法国拥有1800万人口,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自足,工业发达。在路易十三治下(1610 ~ 1643年)黎塞留使贵族和新教徒俯首贴耳。路易十四未成年时,马萨林压制了不服从国王权威的反叛运动投石党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要求秩序与和平。他贵族与资产阶级的争斗使权力集中在国王手中,国王用它来求得社会平衡。

马萨林死后( 1661年),路易十四决定亲自统治国家。他相信君权神授,相信他就是国家。法国在欧洲的强大地位向他提供了手段。国王的政治观点在《论王太子教育》( 166年)中得到阐述,后来又为博叙埃所补充。君权神授:“王公们是神的使者,是神在世间的副手。”国王行使专制权力,他是神圣的。然而不应把专制主义与暴政混为一谈,因为国王对神负责,并且遵守“王国的基本法律”。

为了实践这些想法,路易十四要求人人都服从他。贵族们被召来王宫服侍国王,服从国王的权威,从而失去他们在各省的政治权力。贵族承受了对社的会上层的这种“平衡”措廷施后,便降至资产阶级的凡水平,而资产阶级被授予重要的职务。这种新平衡使国家实现了新秩序,加强了国王的权威。市镇、法院、行会都必须服从君主。

路易十四保留了任何情况下的最后决定权。他最亲密的合作者(柯尔贝尔、卢瓦)向他提出建议并执行他的命令。财政总监负责经济及国内事务。其他的事务,如战争海军、外交、国王的侍从,则由国务秘书分管。总督负责政治集中化,保证国王的命令在外省得以执行。

专政主义的原则通过柯尔贝尔也应用于经济。柯尔贝尔坚信国王的威力取决于他的财富,因此他在经济管理上极为严格,并且将重商主义引入法国。

当时,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由货币的数量来衡量的法国的政策在于通过“金钱成争”吸收邻国的金银,而“金钱战争”的目的是限制进口和增加出口。

柯尔贝尔为了鼓励生产,建立了皇家手工工场,特别是戈贝兰挂毯家具手工工场。这些机构内部管理十分严格,并有严厉的检查制度。由国家建立与监督的贸易公司为殖民扩张(印度、安的列斯群岛、加拿大)奠定了基础,而殖民扩张保证了原材料的正常供应。

路易十四既然是“阴神的圣宠”而为王,便决心领导法国教会。新教徒也必须服从国王的权威。1685 年,路易十四废除了南特敕令,新教牧师再无权传道,他们的寺院与学校被关闭。约20万名新教徒不顾国王的禁令流亡国外。

专制主义也影响了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国王的光荣”,遵循的是由学院所规定的古典主义标准,而学院的任务在于表达国王的审美观。国王与宫廷所住的凡尔赛宫就是这种“官方”艺术观的最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