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之变:唐玄宗声威扫地,杨贵妃香消玉殒,幕后主谋到底是谁

2020-11-03 22:31:14 作者: 马嵬坡之变:

这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李亨的太子地位并不稳固,个人势力也没有得到较大发展。这是因为,唐玄宗惯于使用平衡手段,借宰相的相权去打压太子的权力。

唐玄宗先后任用过两个奸相,即李林甫和杨国忠,他们曾多次制造事端、罗织冤案,打击李亨一党。

可以说,在“马嵬驿之变”前,李亨已经忍唐玄宗、杨国忠很久了,就差一个反击的机会。

而唐玄宗的西逃,给了李亨反戈一击的天赐良机。

禁军将士们一路劳顿且食不果腹,怨声载道,这个很好理解。

但因为一两天饿肚子而闹到即将哗变、造反的地步,则很显然有失皇家禁军的风范,这背后肯定少不了别有用心者的故意煽动。

而煽动者也很快将矛头瞄准了奸相杨国忠。安禄山反唐,打的旗号也正是诛杀杨国忠。陈玄礼本人似乎也并不反对借机收拾了这个奸相。

于是,在这种内外力的作用下,陈玄礼率兵手刃罪魁祸首杨国忠。这个推论,在《旧唐书·杨贵妃传》中有所影射:“(杨贵妃)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杨)国忠父子。”

这段史料证明,在杀杨国忠以前,陈玄礼与太子李亨是有过沟通的。

而且,我们还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陈玄礼主观上并没有杀死杨国忠的意图,而是被李亨所迫。

这是因为,禁军大将虽然地位显赫,但还是无法与当朝宰相相提并论。禁军大将不经请示皇帝,就擅自杀掉宰相,无异于造反。

所以,如果没有坚硬的后台,比如太子李亨,或者是被人逼迫,陈玄礼绝没有勇气这么做。

那么,以上两种可能,哪一种最靠谱呢?

很显然是后者,因为陈玄礼最后并没有倒向太子李亨,所以,陈玄礼的后台就必然不是李亨了,他很可能受到了李亨的逼迫。

另外,对于陈玄礼个人而言,杀死杨国忠,可以平息禁军的愤怒,从而保障唐玄宗的人身安全,这也是其禁军大将的职责所在。

因此,在太子李亨的暗中主使下,由陈玄礼在前台操刀,完成了轰动历史的“马嵬驿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