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多少带“仓”的地名?它们是古时粮仓最后的印记

2020-11-05 12:08:05 作者: 北京有多少带

仓廒设计防潮通风

南新仓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群,是研究古代仓储制度和仓房建筑宝贵的实物资料。南新仓建筑的屋顶、墙身做法和构架形式与明何士晋撰《工部厂库须知》卷四中“鼎新仓厂”中的记载基本一致。

在古代,仓是总称,廒是贮粮库房,“仓廒”实为粮仓的统称。北京仓廒建筑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巧妙的布局、结构和形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

明清时期粮仓数十廒或百廒为一仓,每五间为一廒。为防雨季水淹,每个仓廒所选地址都在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透气的“风水绝佳”之处。仓廒中建官舍,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地下修有排水管道,各仓内外凿有水井,用以饮用及防火灾。

连脊并山横向相连的廒叫连,两连相距三丈,左右间还留有水道。廒在建筑上基本采用独棵圆木的中国传统木架结构,中间四梁八柱,两山是插柁,前后有柱,中间排山柱直达屋顶,十分稳固。

廒房前后出檐,墙体为砖砌,厚达1.3米至1.5米,墙根留有气眼,以保持内部的相对恒温。廒内地基以三合土夯筑,铺有尺余厚的细沙或白灰,上墁方砖,砖上再用杉木垫底,用以防潮。

屋顶悬山合瓦清水脊顶,廒顶各开气楼,以透泻汗蒸郁热之气,调节温度和湿度。为了驱虫防腐,廒内四壁还围置樟木,除此之外,还用竹篾编成隔孔,钉于窗上以防鸟。这些建筑设计和措施,既防潮又通风且保证安全,可以使仓粮历久不坏。

填仓节和拜仓神

中国民间有一个与粮仓有关的节日,称填仓节,又称添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据说是仓神的生日。这个节日在不同的地区,节俗不大一样,北京的习俗是正月廿三是“小填仓”,廿五为“大填仓”。

有民谚曰:“过了年,二十三,填仓米面做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捡到昆虫验丰年。”还有“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等谚语。届期,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在院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灶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称为“囤”,在里边放些五谷杂粮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神,以祈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囤。

在填仓节这天,京师各粮仓司隶及粮行商贩都要张灯结彩,燃放鞭炮,设供致祭,焚香叩拜仓神。仓神是谁呢?清韶公的《燕京旧俗志》云:“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因韩信的第一任官职就是仓官,并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以后来民间将韩信视为粮官的祖师爷,奉为仓神。在北京的东岳庙里,就供有韩信的神像。

清代时皇家粮仓司隶在祭祀仓神后,还常常要举行敬蛇典仪,因为旧时粮仓常鼠害成灾,为减少粮食被老鼠祸害,皇粮仓内多养蛇来捕鼠护仓。为感谢蛇的守护,粮仓常以鸡蛋及鸽子敬祭、犒劳护仓之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