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唐国史补》记载,唐朝宰相李勉当开封尉的时候,曾经放走了一个被强盗威逼落草的死囚犯,原因是觉得这囚犯气度不凡,不像作奸犯科的恶人。多年后,被免官的李勉又遇到了那个死囚,死囚已经成了富商,请他去家里吃饭,说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没想到死囚和妻子商量了很久,也想不出怎么报答李勉,于是决定杀掉他。如果不是死囚家里的仆人看不惯,提前通知了李勉,李勉早就化为刀下亡魂了。
这个故事咋一读,你觉得完全不符合常理。人家救了你一命,对你有再生之恩,你不报恩就算了,还想要人性命?这简直就是恩将仇报,要被唾弃一辈子的!
但实际上,这样看似荒谬的事情,古往今来一直在现实中上演。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击败项羽,登基称帝,建立汉朝。项羽虽然死了,但他的部下还有部分散落在民间,比如战将季布就逃走了。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季布好几次把他逼得落荒而逃,刘邦自然恨得牙痒痒,称帝之后立马派人悬赏捉拿季布。
结果呢?季布先后躲在周家、朱家,朱家找上了夏侯婴,对夏侯婴说了一段话后,夏侯婴就答应去刘邦那位季布求情。刘邦听了夏侯婴的话,真的赦免了季布,还叫他做了郎中。刘邦去世,季布还是好端端当着他的中郎将、河东郡守,有一回还成功劝住冲动想去打匈奴的吕后。
吕后是个很厉害的女人,能听季布的话,可想而知季布在朝廷的影响力不会太小。那么,朱家当初到底对夏侯婴说了啥?其实很简单,朱家告诉夏侯婴:
季布当年效力于项羽,为项羽围堵刘邦,那是尽忠职守,何错之有?
项羽的部下不止季布一个,皇帝想杀,杀得过来吗?杀了季布,其他人恐慌,联合起来搞动作,怎么办?
如果饶了季布,天下人就会说皇帝心胸宽广,不计较旧怨。
季布是能人,逼急了他,他逃去匈奴的话,对我大汉江山不好。不如留下,让他做大汉的臣子,为大汉出力,岂不是美事!
刘邦不是傻子,也不是锱铢必较的小气家伙,而是皇帝,他一听这话,心里立刻就做出了决定。所以,季布在汉朝善终。
但和季布情况正好相反的丁固,就死得很惨了。
据《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记载,丁固当年也是项羽部下,还是季布的弟弟。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丁固把刘邦逼到退无可退,刘邦急了,对丁固大声喊话:“我俩都是当世英雄豪杰,为何要苦苦相逼,你死我活互不相容呢?”
丁固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于是带着追兵离开,刘邦因此活命。汉朝建立后,丁固自认为对刘邦有恩,可以去他那里讨个前程。
谁知,刘邦一见到丁固就叫人把他绑了起来带到军中示众,告诉所有人:“看!此人作为项羽的部将却不忠诚,是他害项羽失去了天下啊!”
说完,刘邦就杀死了丁固,把头颅挂起来:“后世做臣子的人,最好不要学丁固,不然就是这个下场!”
丁固恐怕至死也不明白哪出了问题,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出于对刘邦的同情做了一件善事,怎么反而落得凄凉的下场?
孔老夫子说过一句话:“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但现实没有这简单,站在刘邦的角度,我们根本没法说出他做错了的话。因为他是一个皇帝或者说一个老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欺骗他、背叛他。
对季布,他以德报怨,因为可以收获好名声,又对汉朝有利;对丁固,他以怨报德,因为可以警告众臣,维护皇位稳定。刘邦的确不厚道,但他基于人性的需要点,选了利益最大化的选项,这实在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