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如小春,唯美诗词5首,带你走进初冬里的小春天
古代立冬,是太阳行经黄经225度,也就是太阳在南回归线上的一个固定节点,标志着传统中国冬天的划分。以太阳的固定路线划分四季,是有先民的智慧的。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外源热能,它所带来的能量决定着地球生物的繁荣。
虽然整体上冬天是逐渐热量减低,万木萧条的季节,但是处在地球上的人们并不会骤然感受风雪寒冷,随着太阳的南移,季节的变化是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并形成多姿多彩的景色。
立冬虽是冬天的开始,却有另一种美。大量的落叶在晚秋凋零,空气更加干燥,呈现出一种清爽干净的萧条之美,仿佛重新打扫的庭院,去掉了落叶,保留尚有生机的树木。它们虽然没有叶子,或者萧条,但是其生命力彰显在根和主干,另有嶙峋的生机。
况且此时温度虽然低,却往往在零度到15度之间,土地草木山川自有本身蓄养的热量,而滋生适合秋冬生长的草木,比如菊花,梅花,芙蓉,山茶,甚至会让很多春天开花的草木,触动了花期,而有反季节的花开,比如桃花海棠。
宋朝农业和园林经济繁荣发展,注重每个时段的天气和植物生长情况,而繁荣的经济带动了四时的休闲审美,发掘了立冬时段的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立冬虽是冬,却处在冬秋交界之时,常常风和日丽,温暖舒适,仿佛春天的某种感觉。所以立冬十月,有着小春节,小阳春,十月小阳春,春月的代称。这么多春的称谓,简直让人忘了这是传统的孟冬和立冬呀。
而宋词的蓬勃发展,自然不会错过这宛如春天的初冬,涌现出大量的歌咏十月美好的诗歌。这是征服冬寒,向美好冬天的致意。
“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
云英此夕度蓝桥,人意花枝都好。
百媚朝天淡粉,六铢步月生绡,
人间霜叶满庭皋,别有东风不老。”范成大《西江月》
他说的是反季节的花开。到底是那种花呢,有桃花杏花李花海棠梅花,都可能会在早冬十月花开二度。
所以范成大说,谁说这十月是小春,这明明是春天两度来临。你看它们千娇百媚,淡粉轻衣,仿佛仙女下凡,开遍枝头,此时花枝和人心都如此轻盈,哪里像冬天,只有人间的庭院里早晚有霜,显示着季节,但是和风花香,那东风和春天何曾老去?
”牡丹十月发春丛,半倚微阳半怯风。
浑似若耶溪上女,娇愁初入管娃宫。”姜特立《赋赤松金宣义十月牡丹》
牡丹主要是靠人工嫁接和培植,在唐宋两朝是赏花盛事。十月牡丹开花,一是证明此时气候如晚春温暖,二是证明人们努力的培植牡丹反季节花开。因为野生的牡丹已经很少,这诗里的牡丹大概率是人工庭院牡丹。
牡丹花头巨大,姿态婀娜,但这里的牡丹仿佛是单瓣的,又或者是那种人工培育出的新花,花瓣半卷半开,仿佛是对未来犹疑难定的娇怯的样子。所以用西施作比,天姿国色,然而微微瘦怯。倒也符合反季节花的特征,地气不足,清丽有余。
“十月桃开三四枝,凄凉时候见芳菲,
小红不著黄花蝶,一树春风怨落晖。”宋朝张榘《咏十月桃》
10月里看见桃花开,也是桃花三两枝,可是这个诗人真真多情,爱了桃花,又伤感桃花。此时桃花为爱温暖地气,但在诗人的心里,她却是来迟的女子,错过了季节,连蝴蝶都没有,这世间的一趟开花不结果,岂不让人空虚?
实际你又不是桃花,你怎么知道她不快乐?一觉醒来,以为是春天,就自顾自开放呗。为了那阳光的暖在人间,我的爱你哪里知道?我不怨落晖,就爱落晖!
宋朝梅花的栽培非常普及,人工培育了各种梅花品种,所以立冬时节赏早梅也是一景。但是那些人工栽培的梅花,多半失了天然天真,要找就找真正野外梅花。
“胜概朱楹俯碧湖。萧萧风月一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