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逊:两代保边州 生祠受香火 | 五代十国

2020-11-07 23:17:03 作者: 韩逊:两代保

此时的唐昭宗连自己身边的凤翔都搞不定,哪里还顾得上朔方?自然是表到玺钤,很快韩逊就正式走马上任为朔方军节度使。

就这样,一个在乱世中看似偶然的机会,让一个普通的军官一跃成为方面大员。然而,这恰恰印证了一个残酷的乱世法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那些潜水的英雄如果没有赶上风云际会的乱世,恐怕永远不会有出头的机会,因为阶级固化的力量有时太过强大。幸好,本文所写的韩牙将罩上这层无往而不利的主角光环。

畅通丝路死保灵州

当上节帅后的韩逊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就先说说他做的比较牛的几件事吧:

第一件大事就是唐昭宗有难了,韩逊想搭把手。原来,公元901年,羽翼已成的朱温与盘踞关中的李茂贞都瞄上了唐昭宗,竞相开启了一场抢夺天子的残酷杀。大宦官韩全诲担心对宦官不感冒的朱温抢了皇帝后再收拾他们,就迫使昭宗巡幸(出逃)李茂贞的大本营凤翔,以便负隅顽抗。哪知道朱温不依不饶,竟然发兵将凤翔城围困了一年多,搞得城中彻底断粮,据说唐昭宗都亲自动手磨豆麦喝粥(为什么自己磨,其实很好理解,怕别人偷吃呗),结果喝得都快推不动小石磨了。同行的宫人饿死不计其数,城中更是不可避免地上演了可怕的吃人惨剧。最后,李茂贞实在扛不下去了,只好杀了与自己私交甚深的韩全诲等大小宦官,献出唐昭宗,向朱温认怂,主动请求和解。

皇帝出巡一年多,还整成那个糗样,远在朔方的韩逊不可能不知道。哎,怎么又是老韩家的人(韩全诲)整出的梗,就让另一个韩家人(韩逊)来江湖救急吧。只是韩逊刚接手朔方,实力不济,再加上他也不想招惹双方老大,就给唐昭宗上表说,自己可以联络河西一带的回鹘人,共同起兵靖难。韩逊还真是个地道的灵州土著,对于当年唐肃宗在灵州即位后请回纥(回鹘前身)帮助克复两京的案例如数家珍,今天又准备重演当年故事。

可是,昭宗的亲信韩偓(怎么又是姓韩的?不过,这哥儿们是李商隐的姨甥,妥妥的名门之后,颇有些见识)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也不看看现在的唐朝是个咋样的烂摊子,如果让回鹘人过来,恐怕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唐昭宗连眼前的藩镇内斗都搞不定,如何还敢去招惹那些素来对大唐虎视眈眈的异族,只好婉言谢绝了韩大帅的一片好意。韩大帅的建议不被采纳,也不生气,又埋头搞起地方建设了。

第二件大事就是韩逊的武力值爆棚,出兵吊打吐蕃余孽。经过数年耕耘,灵州的内部形势一片大好,可是外部形势却不容乐观。原来,灵州作为大唐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一直是沟通中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然而,随着来自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国的兴起,大唐与吐蕃在河西、西域等地展开了全面争夺,彼此搞得不亦乐乎。唐朝之所以在安史之乱之后再难重振雄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同吐蕃的长期较量耗费了巨大国力。同样,自公元九世纪中叶起,吐蕃王国也在与唐帝国的反复较量后衰落解体。其中,来自吐蕃奴部的一支就发展出一个新的部族温末,他们占据凉州(今甘肃武威),自称河西军,一方面利用丝路谋利,一方面也与灵州通好。然而,看着自己昔日的奴部赚得盘满钵满,吐蕃人眼红得不要不要的,就于公元906年聚集起七千精骑,扎营于宗高谷(今宁夏银川市西北贺兰山后),寻机进攻温末夺取凉州。一直密切注意吐蕃动向的韩逊,听到吐蕃驻军宗高谷的消息后,肾上腺素迅速飙升。和丝路上各种异族久打交道的韩逊知道,如果此次让吐蕃人得逞的话,丝路就会被他们卡住脖子,灵州也终将蒙受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危急时刻,韩逊决定先发制人,在吐蕃尚未发起攻击之前,就施展高明的外交手段,将治五原(今陕西定边)的盐州军和温末人的河西军聚拢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率先向吐蕃骑兵发起反击。

昔日不可一世的吐蕃骑兵没有想到,从来都是自己出击唐人,这回咋就变成唐人主动攻击自己呢?一下子就蒙圈了,机灵的仗着马快跑得无影无踪,迟钝的莫名其妙地做了刀下之鬼。就这样,在韩逊的亲自挂帅和亲自指挥下,朔方军完胜吐蕃强寇,再次确保了乱世丝路的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