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在位41年,为何始终不替刘备报仇?

2020-11-08 14:30:12 作者: 刘禅在位41

两汉时期,为官者非常重视孝道,甚至还一度成为了朝廷内提拔官员的主要指标之一,刚入仕的官员也有"孝廉"一称。所以能看见东汉末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遇害,随后曹操便以为父报仇的借口进攻徐州,甚至多次在徐州屠城,但很多人觉得这都是正常行为,并没有指责曹操。

作为那个时代另外一个势力的蜀汉,其开国皇帝刘备也因为被东吴击败导致郁郁而终,但新上任的后主刘禅却不为父报仇,再加上他"乐不思蜀"的态度为自己招来了千古骂名。其实这不是刘禅不愿意,而是时代不允许。

上位时权力被诸葛亮把持

这件事是刘禅被软禁在洛阳时,趁着酒兴和身边人说的。父亲刘备因为夷陵之战的惨败导致身体每况愈下,临终前把蜀汉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还让自己任诸葛亮为相父,不论什么事都要听相父的话,更加要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对待相父。所以当刘禅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批准设立丞相府,允许丞相开府治事,甚至还把让丞相兼任益州牧,直接把蜀汉的军政大权交给相父诸葛亮。

诸葛亮掌权后的表现极好,当时整个国家实际上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是诸葛亮果断停止战争进行战略收缩。然后对内修生养息,大力发展农桑和贸易,仅仅几年时间就让蜀中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有了足够的税收。后来和东吴调解完毕,因为曹魏势力过于庞大,吴国蜀国再一次结成联盟,这虽然让刘禅非常不舒服,但实际上他干涉不了。

当内部和外部稳定之后,蜀汉再一次开启战略攻势,但作战目标并不是东吴,而是曹魏。刘禅曾经问过相父原因,得到的回答就是现如今曹魏的实力最强,也最有压迫性。蜀国吴国以两家人联合起来才能有一线生机,假如各自为战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曹魏逐个击破,到时候连国家可能都要灭亡。

所以在相父的操作下,蜀汉开启了接近时间的北伐战役,期间相父总共领导蜀军六出祁山,曾经也夺取过陇西三郡,为蜀汉拓展了极大的疆域和人口,但因为多方面原因,总是没有好好守住这份战果。直到相父诸葛亮去世之后,国家的军政大权才重新回到自己手里面,但那个时候想要对东吴复仇也没人支持。

掌权后吴蜀联盟已经牢固

相父诸葛亮虽然身死,但他留下来的人都秉承他的志愿。比如他的继位者蒋琬,虽然也是荆州人,自己的家族生意也因为荆州沦陷之后被东吴夺走,但他却不想和东吴对立。他任职大司马主政朝廷的几年时间里,多次派遣使者到东吴巩固联盟。东吴也投桃报李,多次和蜀军拟定作战策略,不是让吴军从荆州方向出兵曹魏,牵制魏军主力然后让蜀军从汉中地区攻击曹魏关中;就是让蜀汉出兵上庸地区牵制曹魏襄樊地区的兵力,让吴军北上攻打寿春。虽然计划看似完善但实际上一无所获。

蒋琬之后的继任者是费祎,他的理念对于蒋琬来说更保守。在费祎看来,现在的蜀汉国力太虚弱了,战争只会加重国家的负担。而且上一届蒋琬和东吴的联手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倒不如彻底变为防守策略,以汉中作为屏障进行被动防御,继续在国内大力发展经济,用心经营南中地区,为国家补充足够的人口并提升实力。

等以后曹魏国内出现内乱,届时我国国力已经强大,再派出精兵强将攻略魏国,再一次扛起北伐大旗。费祎的理念得到了朝廷内大多数人的认可,刘禅身为皇帝也不能左右政局,只能同意。

费祎掌权近十年后离世,而他的继任者就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姜维,到了姜维时代,曹魏因为司马家族发动政变夺取曹魏政权直接导致曹魏政局混乱,各地起义不断,姜维也趁机请示刘禅可以北伐。刘禅虽然能力平庸,但也能明显感觉到曹魏的虚弱,于是再一次掀起北伐大旗,开启了为期十余年间姜维主导的北伐战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