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不杀秦琼等凌烟阁功臣?唐太宗:因为他们没有我功劳大

2020-11-10 16:07:32 作者: 李世民为何不

16岁的时候,我还在教室里背诵着之乎者也,做着那无穷无尽的作业时,李世民已经参军了,而他的首战任务竟然是营救被围困在雁门的大隋皇帝杨广。在之后的隋末风云中,李世民如同战神一般昂首伫立在长安城,19岁平定薛氏父子,20岁灭掉刘武周、宋金刚,22岁打败王世充,杀窦建德,入驻洛阳城,有唐以来,军功第一,战绩第一,能力第一,威望第一。

刘邦害怕韩信、彭越等人功高震主,所以斩杀异姓王;朱元璋担心后世子孙镇不住徐达、蓝玉等人,所以牵连迫害;赵匡胤恐惧于藩镇割据,没有足够的能力压制,所以杯酒释兵权。28岁春秋正盛就继位的唐太宗李世民担心什么?武将功高震主?他功劳最大;后世子算遭屠戮?他最年轻;武将割据造反?谁也打不过他。

二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秦琼等凌烟阁24功臣老的老,死的死,唯一打算谋反的候君集还没有来得及起事就被灭掉了,能够活到唐高宗时期的也就剩下长孙无忌等六个人,而他们此时也早已经步入古稀之年,除了那把老骨头以外,剩下不了什么了,留着他们还能衬托君贤臣忠的美名。

恩威并举

李世民之所以能在众多开国功臣中保持长久的威望,不至于招到反叛的对象,首先要在于他个人对于赏罚的分明。在中国古代,上位者能够做到公私分明的不多,除了诸葛孔明以外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秦琼作为早一批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悍将,冲锋陷阵,所向无前,战场厮杀中累积了不少创伤,对于一名将领来说,到了晚年的时候,这些伤痕就会透支他的生命,故而在秦琼晚年,李世民将其安排到宫廷做卫戍统领,一是避免他晚年身临前线导致不必要的伤亡,而是顾全他的颜面,毕竟作为一名战将,秦琼的功绩已经不容许他给别人当作手下了,而秦琼本人有没有能够统帅大军的能力,如此全面的为部下考虑,除了李世民以外再无他人,在这一点上,尉迟敬德的晚年遭遇也同样适用于此景此情。

而在李靖身上,我们又能够看到李世民对待功臣的赏与罚。李靖在攻打突厥的时候,手下的将士掠夺突厥的奇珍异宝,这件事通过温彦博的嘴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对于李靖这位大唐战功前三的大功臣,李世民厉声喝斥其治军不严,但随后以史万岁的案例来证明他对于功臣是十分敬重的,不仅加封了李靖的官职,同时赏赐了许多财帛,而在李靖晚年多病时,李世民为了能让李靖安心休养,多次带兵出击都没有派遣李靖,足见其对待功臣之心。

军事体制

如果单纯地凭借个人威望是不能够保持长久的,南北朝时期便是其中最鲜明的例子,宋文帝、周武帝等人的江山无一不是被掌控军队的大臣所夺,所以唐朝采用了府兵制来克制将领的兵权,唐初将全国的府兵划分为635个,其中关中就占了260个,朝廷直接控制的兵力接近全国的一半,无论是哪个将领想要造反,都要考虑清楚。

而对外统兵作战的将领全是由朝廷任命,且需要多重手续才能够履职,几乎杜绝了将领直接控制军队的机会,像李靖、秦琼等人外出作战时,所统帅的军马是不分山头的,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山头,唐初的将领更像是朝廷任命的军队代言人,只不过他们可以直接指挥对外作战,但无法掌控其内部精髓,因为这支部队脖子上的线始终在朝廷的手里。

而令五代十国时期最为恐惧的禁军体系则是由李世民亲自掌控,且士兵们父死子替,完全不存在被收买和利用的可能,他们就是李世民最信赖的亲随,没有禁军,想造反的难度坎比登天。失去了兵权,将领们就不会考虑造反的事情,不造反、不通敌,李世民为什么要杀秦琼这些功臣呢?完全没有任何理由。

李世民为何不杀秦琼?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