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谋士桓范太过聪明,司马懿将他灭族,154年后却坑惨了自己的子孙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魏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和皇帝祭拜魏明帝曹叡之机,突然发动高平陵政变,攫取了朝政的控制权。在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看来,愚蠢、懦弱的曹爽根本不足为惧,真正应当忌惮的,当属他的谋士——大司农桓范。
桓范,出身于著名的龙亢桓氏,自东汉以来,桓氏就以经学传家,并成为“累世公卿”的豪门巨族。由于桓氏屡出帝师,因此也被称为“帝师家族”,其掌门人皆号曰儒宗。
东汉末年,龙亢桓氏积极参与政务,而桓范乃是桓氏一族中最出名的一个。桓范,字元则,他工于书画,精于儒学,并得到了曹操的重视,得以进入丞相府。
桓范虽然是个儒生,但他精通世务,绝非一般腐儒可比。但是从他的经历来看,仕途一直不顺。因此,桓范一直过得相当苦闷,并且和同僚发生了不少冲突。
桓范曾作为征虏将军、东中郎将,都督徐州军事。任内,桓范与徐州刺史郑岐发生了房屋纠纷。桓范意图用使持节的职权斩杀郑岐。结果郑岐抢先一步上告,反而让桓范免了官。
不久后,桓范被朝廷任命为兖州刺史,但是他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怀才不遇,因此总是怏怏不乐。其后,他又被升职为冀州牧,但仍然老大不高兴。原来,桓范虽为一州之牧,却要受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吕昭领导。在他看来,吕昭的学问远远不如自己,官做得竟然比自己大。因此,桓范对着怀孕的妻子仲长氏抱怨: “我宁愿在朝廷担任九卿,向三公长跪,也不愿去吕昭那里受他的鸟气!”
对此,仲长氏不禁揶揄道: “当年你在徐州时,曾擅自斩杀徐州刺史,大家都说你不会做领导。如今在你羞于在吕昭之下,看来是不会做下属了!”
妻子的话,深深地伤害了桓范的自尊心。于是他不顾妻子怀有身孕,竟悍然用刀环猛击妻子的腹部。而妻子因为桓范的家暴,当场流产,不久后便死去。不过,桓范并没有因为妻子的死而受到任何惩罚。其后,桓范自称有病,不肯奔赴冀州。
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魏明帝死后,曹真的儿子曹爽成为托孤大臣,成为一股强势的政治力量。由于桓范和曹真是同乡,因此也加入了他的小圈子。然而曹爽崇尚清谈之学,与何晏、夏侯玄等虚浮之士更为亲近。而桓范崇尚儒学,因此与曹爽等人玩不到一起去。在曹爽的小圈子里,桓范一直被边缘化。
曹爽执政期间,老辣的司马懿选择了韬光养晦,整天躲在家里装病。而志得意满的曹爽,逐渐放松了对政敌的警惕。一次,桓范发现曹爽、曹羲兄弟屡次一起出游。于是桓范对他说:“你们兄弟总揽大权,掌管禁兵,不宜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你们谁又能进城呢?”曹爽却傲慢地说:“谁敢做这种事!”终究是始终不听劝告。
实际从此时起,桓范已经嗅到了一丝不详的空气。而在不久后,桓范的预感终于成真了。正始十年(249年),曹爽、曹羲诸兄弟,再次陪同幼帝曹芳一起祭扫魏明帝的陵墓。而造诣年过七旬的司马懿突然暴起,联合蒋济、高柔等人,联合郭太后,发动了高平陵之变。
当时,桓范仍在洛阳城中。政变期间,桓范接到了郭太后的旨意,将以中领军之职,随高柔一起接管曹羲的禁军。一开始,桓范决定倒向司马懿一边,准备前去赴任。但是桓范的儿子却说:“皇帝还在曹爽一边,应该更有优势!”
在儿子的撺掇下,桓范出现了判断失误。于是他骗开城门,拿着大司农的印绶逃到了曹爽一边。听说桓范逃了,司马懿紧张万分: “智囊逃了,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