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希腊军队中增加使用奴隶、雇佣军和外国人,后勤保障使得军队能够在战场上驻留更长时间,以及在选择军事领导人时更加注重技能和经验等也是这次战争相比于以往的进步。
除了作战形式和军队构成的变化之外,围城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另一个常见特征。其实围城战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就已经出现在希腊的战争中了,只不过在第二次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围城战术的使用次数急剧增加:据相关资料统计,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围城的次数约为100次,其中58次成功了。
围攻包括两种主要策略:反复直接攻击城市,直到守军投降或城墙被攻破和绕城或用墙包围城市并使城市陷入饥饿而投降。在后一种策略中,也存在着一种希望,即背叛和内斗可能也会危及守军。第二种策略成本高得多,而且耗费时间,因为它往往需要数年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一座城市最终陷落,战败者通常会被处死或奴役。
伯罗奔尼撒一边攻城成功的案例最典型的其中一个就是在对普拉提亚的作战。公元前429-427年间伯罗奔尼撒联盟围攻普拉提亚,结合使用了两种围城方法。首先,伯罗奔尼撒军队采用了更具侵略性的战术,用木栅封锁了城镇,并修建了土坡来破坏城墙。然而,为了应对这种威胁,普拉提亚人建造了更高的城墙。
伯罗奔尼撒人随后用撞锤砸墙,但防御者再一次挫败了攻击者,扔了大横梁上的锁链打破了攻击。攻击者于是决定长时间的围城,玩一种等待的游戏,这个策略最终成功了,普拉塔人在两年后被迫投降。
结语
最后斯巴达赢得了战争,斯巴达在赫勒斯庞特附近的安吉斯波塔米战役中彻底击败了雅典人。雅典人被迫拆除长城墙,禁止重建一支超过12艘船的舰队,并向斯巴达进贡。斯巴达现在终于被公认为希腊的主导力量,然而斯巴达作为希腊第一大城邦的地位是短暂的。
斯巴达人对希腊中部和北部、小亚细亚和西西里岛的持续野心再次把这座城市拖入另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即公元前396年至387年与雅典、底比斯、科林斯和波斯的科林斯战争。冲突的结果是斯巴达把从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赢来的庞大帝国割让给波斯人。也许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真正赢家实际上是波斯。
参考文献
1.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 《帝国的衰落:希腊》
3. 《希腊世界的大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