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偷光,老了窃田,最终被皇帝贬为庶人,这勤学榜样不该学习?

2020-11-13 22:28:15 作者: 儿时偷光,老

儿时偷光,老了窃田,最终被皇帝贬为庶人,这勤学榜样不该学习?

我们中国人特别为自己国家的悠久历史而自豪,教育人的时候也特别喜欢引经据典,拿古人做榜样,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家里大人就买好多《古人勤学故事》《古代励志文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书让你看,从此便知道了头悬梁锥刺股、知道了囊萤映雪、知道了凿壁偷光……想来很多朋友也都有过同样的经历,至少也会知道流芳千古的“凿壁偷光”。同时我们也知道,教育的内容是有选择的,就像孔圣人对那句“言必信行必果”之后其实还有一句“硁硁然小人哉”,就像凭借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感动了世人的李绅其实做了贪官,我们自小学习、仰望、崇敬的“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其实也是个不大美丽的贪官。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叫做匡衡,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很想很想读书,家里却只是个贫穷的庄稼人家,并没有闲钱给他买书,他就去有钱的人家做短工,却不要工资,只求人家能借书给自己读,于是他就解决了“无书可读”的难题。

可还是有难题。因为他每天都要做活计,白天的读书时间很少,只有晌午休息的那一小会儿,根本不够他读书,而晚上天黑,家里又买不起油点灯,所以他眼睁睁看着难得的闲暇时间在黑暗里白白浪费,却无计可施。

这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默背白天读过的书,眼前很黑,却突然发现墙上有一点亮光透进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墙壁年久失修,裂了条缝,所以邻居家的灯光就顺着这条缝透过来了。匡衡很惊喜,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就拿把刀过来,小心翼翼地把墙上的裂缝划拉得大了一些,邻居家的灯光就透进来更多,他就能在这“偷”来的光下读书了。这样,他也解决了“有书不能读”的难题,每天晚上都靠着这道裂缝如饥似渴地读书。

就是因为这样长久的勤学苦读,匡衡才能在数次考试后,凭借自己的学时才能,以一个出身寒微的“田舍郎”,登上了“天子堂”,并成为了西汉时期的一代丞相,位极人臣。

现在很多人就批判他是个贪官,私自侵占田地来扩大自己的“食封”,最终因为“专地盗土”的罪名被汉元帝贬为庶人,也因此对他的“偷光”很不屑的意思,但你知道吗?他在做下这些糊涂事之前,是一位十分刚正贤良的臣子,他对《诗经》的研究很深,经常引用《诗经》中的道理来劝谏君王,劝他“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劝他“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佞”……

而且,在匡衡担任丞相的期间,曾多次铲除奸佞,为国尽忠。

有前头许多功绩积累,纵然后来匡衡晚年糊涂,导致被政敌弹劾遭贬,但后世对他的评价仍然很高,学问上赞他“通古博今”“经学绝伦”,为官上赞他“直言进谏”“刚直不阿”,为人很受敬重,《汉书》中更是把他列为一代名相,他的功业世代相传。

诚然,无论如何,像匡衡这样的勤奋、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苦读精神,在什么时代都是很值得提倡的,我们现代的孩子生活优越了,亮堂的灯能整整开一天也不知道节省心疼,各种制作精美的书籍也能毫不珍惜地乱丢乱扔,或者大多数时候都把它放在漂亮的书架上吃灰,却抱着手机电脑在虚拟的游戏里大杀四方,整日混吃等死浪费光阴和青春……这实在是很让人痛心的事情。

在如今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匡衡“凿壁偷光”的勤学精神。希望我们都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如果因为匡衡的一些“污点”就彻底地否定这个人、否定他身上的所有优点,那实在是很不妥当的,其荒诞程度难道不及“因噎废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