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从煮肉工具到国之重器,一口气了解鼎在古代的发展

2020-11-14 11:19:52 作者: 鼎:从煮肉工

而有关夏朝铸造鼎的记载,我们都无法去佐证,所以是无法确定的,但周朝以前应该就是有的。真正有可以考证的鼎为礼器,是在商周时期,在那个时候就有九鼎流传。

二、商周,鼎的兴盛和礼仪

鼎成为国之重器是在商后期,也就是商代迁都殷,今天的河南安阳后到西周前期,商朝没有文字记载,我们只能从考古发现中去推测,而在安阳出土的青铜鼎也震惊了世界,比如著名的司母戊方鼎等等,这一切都说明,在商朝时,我国青铜器铸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这么大的青铜器,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持,在那个时代是无法造成的,这个时候的鼎,地位已经高高在上,完全脱离了当初做饭煮肉的命运,成为了国之重器和王朝存在的证明。

而在这个时候,确认是存在九鼎的,

《逸周书·卷四·克殷解》

中有这样的记载:

乃命南宫百达、史佚迁九鼎三巫。

意思是啥呢?翻译过来就是:命南宫百达和史佚迁九鼎到郏郧。

这里写了商周之际鼎的变迁。而

《逸周书·克殷解》

的成书年代是非常早的,但具体作者无法考证,学者们认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根据西周初期的史料整理出来的。而到了周朝时,鼎的兴盛期到来,作用上也走向了镇国之器。

既然成为了国之重器,那用鼎制度也必定会非常严苛,事实上,在那个时候,用鼎有着明确的规定。

汉代学者

何休

注解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

中这样写:

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来一件奇怪的事,就是这些各种人配几个鼎都是单数,很多人感觉非常奇怪,双数不是更加吉祥吗?其实古代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去看一些古籍会发现,不止是这些鼎,古代的一些宫殿的台阶也是单数。主要原因是古人认为,

数字分阴和阳,也就是天和地数,单数代表阳数和天数,双数代表阴数和地数,这也是鼎为什么是单数的原因。

作为国之重器,鼎被赋予了很多的意义,除了严苛的礼仪制度外,凡是沾着鼎的,必定是大吉的祥瑞,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鼎有着强烈的崇拜心理,同时也是对政权的敬畏之心。

《易经》

中这样记载:

鼎元吉,亨。其彖曰:鼎象也,圣人以享上帝。

南朝梁时,

孙柔之

编撰的

《孙氏瑞应图》

中这样写:

神鼎者,质文精也。知吉凶存亡,能轻能重,能息能行,不灼而沸,不汲自盈,中生五味。昔黄帝作鼎,象太一。禹治水,收天下美铜,以为九鼎,象九州,王者兴则出。衰则去。

所以,鼎在古代的意义非常重大,一直被当成王权的象征,失鼎则代表着国亡,夺鼎则代表着开天辟地,定鼎则代表着王朝开国,由此可见鼎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国家礼器,背负着古代的王权和天命。

但是,这么一种重要的礼器,随着治铁技术的到来和青铜技术的普遍而渐渐没落,终归于平凡。

三、秦汉以后,终归平凡

其实,我们大部分关于有关鼎的记载,多是在春秋战国和汉朝时候整理出来的,成语“春秋鼎盛”代表着人的精力充沛和正值壮年,但那时候已经是鼎最后的辉煌,秦始皇统一当时的古代中国后,鼎的作用开始渐渐没落,到了汉朝时,学者们只能在记载里去怀念这种礼器曾经的辉煌。

西汉礼学家

戴圣

《礼记·明堂位》

中记载:

崇鼎贯鼎,大黄封父龟,天子之器。

意思是崇国的鼎、贯国的鼎、夏后氏的横,封父国的龟甲,这本来是天子拥有的重器。

或者用虚幻的所谓祥瑞去写鼎,比如

司马迁

《史记·十二本纪·孝武本纪》

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