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名相管仲:略施小计拖垮楚国经济,如今成美国常用手段

2020-11-15 01:37:10 作者: 齐国名相管仲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制胜的最高境界是不费一兵一卒而达到目的,也就是采取任何除正面交战以外的手段来赢得胜利。

这与战场上的激烈厮杀不同,往往需要心思缜密并且深谋远虑的人来布局,国家之间的较量,表面上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像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历史上将不战而胜演绎的最精彩的人,应该非管仲莫属,当年他施以小计,便使楚国对齐国俯首称臣,这次成功的经验还被后人一直沿用至今。管仲"重金购鹿"拖垮楚国经济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足智多谋的管仲为相,在诸侯争霸中占据上风,位列春秋五霸之首。中原各国都须看齐国的脸色行事,可偏偏楚国不买账,依旧我行我素,从来不把齐国放在眼里。

齐桓公如何能忍?以齐国当时的地位和实力,是奔着统一各诸侯国的目标去的,楚国一直不肯听命于自己,不仅仅是面子上过不去,也很影响国家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思来想去,齐桓公决定攻打楚国,让对方输的心服口服。

很多将领为了表忠心,争相报名参战。然而管仲却说楚国军队实力非常强,与齐国不相上下,如果贸然出战,恐怕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是如果不打,楚国又是个很大的威胁,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此时的管仲已经想出了一条妙计,而此计在之后将成为齐国取胜的关键。

在当时,鹿是比较稀有的动物,在其它国家很少见,楚国却盛产鹿,不过鹿对于当地人来说没有什么价值,因此卖的很便宜。管仲派了百名商人前去楚国购买鹿,并且让这些商人在楚国四处散布消息,称齐桓公非常喜欢鹿,无论花多少钱都要买到。

楚国商人听到风声,开始大量倒卖国内的鹿,没过多久,鹿的价格水涨船高,直接飙升了四五十倍,一头鹿的价格差不多能抵一千斤粮食。这时楚国的农民、士兵等也坐不住了,他们见周围的人都赚的盆满钵满,干脆抛下手中的农活和军事训练,纷纷跑到深山中猎回鹿到市场上卖。

就这样楚国上下都开始做起贩卖鹿的生意,赚了很多齐国商人的钱,与此同时管仲开始秘密安排手下购买楚国的粮食。楚国原本以为齐国这样散财,很快就会垮掉,谁知道意想不到的反转却来了。

当楚国百姓兴冲冲地拿着所赚的钱去买粮食时,却发现市场上根本没有粮食可买,土地荒芜了数月,半粒粮食也没有。这时管仲利用齐国的霸主地位,号令诸侯国不准与楚国进行粮食贸易,完全切断了楚国的经济命脉。

然而等待楚国的远远不止这些,齐国此时抓住时机,集结了大批军队,向着楚国进攻。楚军士兵没有粮草,连拿兵器的力气都没有了,更何况打仗,马匹也都瘦弱不堪,难以应敌。楚国见状,立刻派人向齐桓公求和,表示愿意听命于他。就这样,管仲没有耗一兵一卒,就令楚国心甘情愿地臣服于齐国。

不得不说,管仲的这招实在是高,直接釜底抽薪,让楚国毫无还手之力。他营造出齐国急需鹿的假象,派人将鹿炒到高价,诱使楚国放弃原本的经济命脉——农业,转而去贩鹿。

可惜鹿只是诱饵,它的价值远没有实际上那么高,并且也将在管仲目的达到时成为泡影。楚国中计后搁置国内的农业生产,本以为可以大捞一笔,结果却陷了进去,经济秩序也完全被破坏。

管仲之所以敢用这样的方法,完全是因为齐国足够富强,能拿得出钱来扼制楚国的经济发展。楚国并不是唯一一个落入陷阱的国家,在二十世纪至二十一世纪,同样的手段也曾多次出现。千年前商业手段经久不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两千年前有管仲"重金购鹿"击垮楚国,两千年后这一幕又多次上演,只不过主角一直在更换。以当今世界美国的地位和实力,完全可以当时的齐国相媲美,同样的世界强国,掌控着世界经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