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大才女之一,命运堪比红楼梦中的香菱,靠一首诗救了自己一命

2020-11-15 13:44:16 作者: 宋四大才女之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

莺虽老,身上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

不如归去下帘钩。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 宋·吴淑姬《小重山·谢了荼蘼春事休》

“茶蘼花谢完时,春天就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茶蘼花将谢未谢,还有些许花瓣挂在枝头。庭院中槐树的影子被风揉碎,黄莺虽然已老,但是声音还带着女子般的娇羞。

一个人独自侧倚在梳妆楼边,看着远处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滚滚浪涛,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倒不如放下帘钩回去。心很小,难以承载太多愁绪。”

读了吴淑姬的文字,总让人联想到《红楼梦》里的小丫鬟香菱。她本是甄士隐家中的娇女,出身虽算不上显赫倒也算家境殷实,奈何世事无常此女被歹人拐骗。等她到了二八芳龄之时,本有机会与心仪的对象冯公子共结连理,谁知薛蟠仗着钱财和威名,收买拐子打死了冯公子,最终,使她流入薛家成了小妾,后又被安排在薛宝钗身边成了丫鬟。

香菱命运之波折,总是难免让人流几滴眼泪。好在,她遇到了一个不错的主子,得以识文断字,久而久之,亦可写出脍炙人口的小诗。靠着这份才情,香菱换了个圈子,能与主子们一块吟诗作对。然而,这真是幸运的吗?虽然,曹雪芹先生并没有提到香菱的结局是怎样的,但一个被命运摆布的女孩下场能有多凄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红楼梦》写得再引人入胜,终究是一部杜撰出来的作品。相比于香菱,吴淑姬更加凄惨,因为她是切切实实活在历史中的人物。

这世间,还有什么比真实发生的悲剧更悲惨的情节吗?

晚春时节,乍暖还寒。“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当它凋谢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

所以,在宋人的眼中,荼蘼不只是蔷薇科的植物,而是一种指代天真烂漫的形容词。

早春时节,荼蘼花开,一丛纯白的荼蘼花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宋代的二十四番花信风,荼蘼花所代表的是谷雨。不同于现代,在宋朝荼蘼花十分常见。

我们知道,宋代皇帝多喜花石,在园林建设方面颇有研究。但凡有庭院的地方,总会栽种着数以百计的荼蘼。这种花的香味就像是陈年老酒一样沁人心脾,喜好饮酒的宋代文人自然要将此花大书特书。当时的人们在喝酒时,往往会以荼蘼花熏酒,助长风味。

在现代人眼中,荼蘼一语总会给人一种萧索的错觉,这是因为每一种文化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我们无法想象到宋人对荼蘼的热爱,一如宋人不会预想到未来千百年后发生的种种。

但遗憾的是,吴淑姬眼中的荼蘼花,已然凋谢。所以,这首词中满含繁华不再的悲怆。花枝上,仅剩几枚打蔫的荼蘼花片。“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这句话读起来颇为“接地气”。很难想象,这样的口语能登大雅之堂,出现在诗词之中。

古人作词时,往往是从大处写起,但吴淑姬的文字却不然。

她从精细的地方写起,写足了荼蘼凋零,萎靡不振的晚春。“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偌大的院子里,陪伴着吴淑姬的只有微微摇摆的槐树。地上的影子就像是被清风推动一样,不断地摇来晃去。

结合上一句来看,掉落的荼蘼花去了哪里呢?

多半是被这一场微风吹落满地,唯有枝头上倔强的三两花瓣不肯低头,尚在风中摇曳。

换做现代人的手笔,一定会竭力描写满地花瓣之悲伤,可吴淑姬却话锋一转,说起了树上的黄莺。槐树上的那只黄莺想必已经很老了,它的声音已变得脆直,不再动听,可它还是喋喋不休地鸣着。即便如此,吴淑姬还是察觉到黄莺叫声里的那一丝娇羞。

不得不说,吴淑姬的思维跳跃相当快。所以,这首词刚刚讲完了庭院,便突兀地“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这种快节奏的思维转换,迅速将读者的思绪拉到小楼上。为什么吴淑姬转身上楼,她站在高处又想看什么景色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