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奇特绿叶蔬菜,当地人称为包包菜或青菜头,解读涪陵榨菜之谜

2020-11-16 09:42:02 作者: 一种奇特绿叶

1930年后,涪陵一些有实力的商人,由于他们掌握了雄厚的资金,均又想出开源之道。于是,这些较大的商号也纷纷投资建厂,经营榨菜,这些厂全是独资经营,年产量在4-6千坛。从此,大型榨菜厂正逐步增多,合资经营者也不断涌现,年产五百至一千坛榨菜的小厂也四处兴办。榨菜生产因此而进入发展高潮,产量剧增,数年之间(1935年)产榨菜达一十二万担。至1948年涪陵榨菜厂已发展到五百多户,年产量已达到二十一万多担。

榨菜生产技术在发展早期就陆续向外地输出,外地发展由此而开始。1913年涪陵县政府奉令通辑同盟会张彤云,他即避居丰都卢景明家,这时就把在涪陵办榨菜厂的经验带到了丰都,于1914年与卢在丰都合办"公和兴"榨菜厂。因此,丰都是最早引进榨菜生产技术,开始发展榨菜的第二个县。1915年涪陵商人白绍清等从涪陵雇请了两名制菜师傅,在南华宫闭门秘密传授制菜技术,从此榨菜生产技术又传到洛碛,创办了一个万坛的"聚裕通"榨菜厂,规模较大,声誉较高。1928年榨菜生产技术又由洛碛传到巴县的木洞。1931年,在丰都经营鸦片的韩鑫武回到长寿又创办了"鑫记"榨菜厂。到1935年,榨菜生产已遍及涪陵、丰都、江北、巴县、忠县、万县、江津、奉节、内江、成都等十一个市县的38个乡镇,榨菜厂共达八百余家,全省产量达二十九万余担。

60年代以前的榨菜为块状咸辣味(川味)产品,土陶坛包装,每坛各时期重量不一。清末每坛净重约20公斤,民国初期每坛20至25公斤,民国8年每坛30至35公斤,后又有50公斤的大坛,但一般重量为31.25公斤。坛和竹络皮重5.5至6公斤。50年代中期以后每坛菜净重有40、25、15公斤装3种。1981年,采用一种新的保鲜方法,使无毒塑料袋方便榨菜的小包装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并生产出五香、鱼香、鲜味、怪味、爽口等风味的产品。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涪陵榨菜开始大规模外销,使各类小包装产品能在远离产地的市场上销售,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时至今日,涪陵榨菜不但畅销国内,而且出口欧美等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经久不衰。

榨菜是我国世代相传的传统食品,通过跟踪研究和总结工作,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从作坊式操作到工业化生产,从肩挑背扛到半机械作业,从口授心传、灵活掌握到有文字资料传授。这些都使涪陵榨菜产业不断得到发展与创新,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并培育出了乌江、鱼泉、辣妹子等酱腌菜名牌产品,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继承和发展这份宝贵民族特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榨菜文化,使榨菜行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