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叫始皇帝?大秦帝国专制的中央集权有哪些措施?

2020-11-16 11:15:05 作者: 秦始皇为什么

皇帝名称及秦始皇的由来

秦王政统一中国之后,他的统治区已兼有了原来的关东六国,他认为天下已经安定,要是名号不更改就不能算成功,也无法传于后世。于是,在朝廷上开始了“议帝号”之事,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等说:“陛下能灭六国统一天下,四海之内都是秦的疆土,古代五帝也没有这样的功绩。”

又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建议秦王政称泰皇。但是秦王政却决定将“三皇”与“五帝”的名号合一始称“皇帝”。从此皇帝一词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最高权利象征。

秦王政还废除旧有的“谥法”,他自称“始皇帝”,子孙继位,为“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这就是嬴政被称为“秦始皇”帝由来。

中央集权制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从中央到地方,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命,按照皇帝的意志办事。军权也集中到皇帝手中,凡要“兴兵被甲”调动士卒五十人以上,必须持有皇帝的虎符为凭,才能调动,否则就是违法。

秦朝对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祭祀;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管运用车马;廷尉掌管刑法;典客掌管民族事务;宗正管皇族、宗室名籍;治粟内史管全国财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掌京师的治安;将作少府,掌治宫室等。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有自己的一套机构,处理日常工作。大事汇总于丞相或最后由皇帝裁决。

郡县制

秦朝在地方上,废除“封诸侯、建藩为”制度,全国实行郡县制度。灭六国时,已在控制的地区设置了三十六郡,最后在今河套地区建九原郡,在两广地区设南海、桂林、象三郡共四十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管政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军事;还有监察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

郡下设若干县,主要长官万户以上的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另有丞,管文书刑法等事;尉,掌管军事。

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以下有若干亭,亭以下有若干里。里就是村落。乡、亭、里官员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担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封建国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

从中央的皇帝制到三公九卿和郡县制,这是一套完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制度。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

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中,这一制度对巩固我国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制度。

秦国的统一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你如何看待秦国在加强中央集权制上所采取的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