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后,魏国先于赵韩两国,把注意力放在了主修内政上,随着“基本功”打得越来越扎实,就在赵韩两国外扩而内政不济、转而再修内政时,打完基础的魏国便抢先开始了外扩步伐。后来,赵国想联魏灭韩,韩国想联魏灭赵,文侯都给予了否定,最后三家通过会谈放弃内斗,又因未达成联合对外发展的共识,所以三家各自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就在三家忙于开疆扩土之际,中山武公率军趁机攻击邻国赵国,在位的赵烈侯不得不向魏文侯求援,并同意以割让智地(今山西境内)作为代价。
随着魏国的不断强大,赵国的力量逐渐下滑。赵国在赵献侯后期,国力开始衰败,中山国对赵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中山国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所以它趁着赵国国势衰退,猛烈地攻击赵国。赵国面对中山国的猛烈攻势,可谓是独木难支,所以它将目光转向同为三晋的魏国。
中山国对赵国的威胁已经非常严重,甚至赵国已经到了不可招架的地步,因此赵列候还向势力强大的魏文候求救。魏文候答应了赵国的求援请求帮助赵国消灭中山国,并提出了要让赵国出让智地的条件。 现在要回答魏国跨过赵国攻打中山国,赵国为什么不反对的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赵国本来就有北边游牧文化与南边农耕文明的差异,再加上中山国嵌在赵国中间,成为了一个十分讨厌的“肉瘤”,几代赵王都想彻底除掉这个“肉瘤”,所以魏国前来帮助灭中山国,对赵国而言是雪中送炭的帮助,自然不会反对。魏国远道而来攻打中山国,赵国也想从中浑水摸鱼,趁乱获利。 所以,魏国跨过赵国攻打中山国,实际上是赵国的主观愿望,魏国是受邀帮忙的一方,自然赵国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