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嫔妃生下太子就得死,她因没子嗣活了下来,还活成了北魏慈禧

2020-11-19 12:06:11 作者: 北魏嫔妃生下

中学学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北魏孝文帝改革,什么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等,至今印象深刻。不过,你知道吗?上述很多被冠以北魏孝文帝之名的改制措施,实际发起、主持实施的,并不是孝文帝,而是一个女人。她因父亲被诛,而被没入宫中充当奴婢,之后却一步步登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宝座。她就是北魏文明冯太后。一、从罪臣之女到皇后

冯太后(441/442?—490年),名字不详,长乐郡信都县(今河北衡水冀州区)人。她出身名门,爷爷冯弘是十六国之一北燕的末代皇帝。北魏兵伐北燕,冯弘逃奔高丽,他的儿子冯朗(冯太后的父亲)、冯邈没有随父逃亡,而是投降了北魏,北燕于是灭亡。冯朗得到了北魏的优待,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封西郡公。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当冯氏还是一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小姑娘时,冯朗却不知何故,突然罹难被诛。冯氏作为罪臣之女,受到株连,被没入皇宫,充当宫婢。或许是命运之神的眷顾,她的姑母,也就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在宫中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冯氏入宫后得到了姑母的庇护,没有像无根基、无背景的普通宫女那样遭受欺侮。她在服侍皇子公主们的间隙,还粗读文史,见识大有长进。

兴安元年(452年),12岁的豆蔻少女冯氏迎来了她人生中真正的“贵人”。13岁的文成帝拓跋浚选她为贵人。4年后,她亲手铸成金人,符合了北魏皇室立后的“故事”,因而被立为皇后,从此实现了从罪臣之女到皇后的华丽逆袭。

二、剪除权臣,临朝听政

文成帝在位时,正是北魏逐渐由战争体制向和平体制转变的重要时期。当时,北魏虽统一了黄河流域,但因长期战乱,大部分地区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生产凋敝,民不聊生。许多流民不得不投靠大族豪强,沦为荫附户,遭受残酷剥削,阶级矛盾日渐激化。国家领有民户锐减,也导致财政收入匮乏。

面对危局,文成帝陆续采取了诸如派多批官员巡视州郡,核查地方垦田、徭赋、吏治和刑法,惩治贪官污吏,减轻赋税等措施。这些措施虽有一定作用,但收效甚微,危局未有根本好转。

有一定治国才干的文成帝,或许自认为是医国圣手,奈何天不假寿,正当他雄心勃勃地欲大展才干时,却不幸染疾,于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一日不治辞世,年仅25岁。冯氏感于夫妻情深,痛不欲生,在焚烧文成帝生前衣物时,她哭喊着纵身跳入火堆,意欲殉夫。幸赖左右随侍救援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文成帝死后第二天,年仅12岁的文成帝长子拓跋弘即位,即献文帝。拓跋弘不是冯皇后的儿子,而是文成帝与李氏所生。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后,文成帝遵循“子贵母死”的传统,将李氏赐死,所以拓跋弘自幼是由冯氏抚养。

太后年轻,皇帝年幼,车骑大将军乙浑遂有不轨之心。他大权独揽,短短40多天内,逼太后、皇帝将自己由车骑大将军升为太尉、录尚书事,后又升任丞相;他在朝廷中大肆安插党羽,矫诏诛杀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等异己。中枢即将面临一场争权的狂风骤雨。

经过10多年宫廷权争的“千锤百炼”,冯太后更加果敢干练、敏锐机智,她早就对乙浑觊觎皇位的野心洞若观火,她与亲信大臣密定大计,以谋反罪名,突袭并诛杀乙浑,然后宣布临朝听政。三、还政献文,母子构隙

皇兴元年(467年)八月,献文帝妃李氏诞下一男婴,取名拓跋宏(即后来的孝文帝)。皇兴三年八月,拓跋宏被立为太子。按照北魏传统,“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李氏被“循例”赐死后,冯太后亲自抚育这个小太子,并宣称还政于献文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