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词为艳科"为基调的《花间集》和花间词人温庭筠

2020-11-19 18:27:40 作者: 以"词为艳科

导语:《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之所以是最早的文人词,是因为《云谣集杂曲子》比《花间集》出现得要早得多。然而,因为《云谣集杂曲子》收录的大多数都是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作品,极少数是文人所作,所以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词,属于民间词。而《花间集》收录的都是真正文人作品,还有些是宫廷文人。除此之外,阅读《花间集》的人社会地位往往也较为显赫。

1.《花间集》出现的地区

《花间集》出现在西蜀地区,后蜀的赵崇祚在广政三年主修编纂,编成了《花间集》十卷,总共收录了五百首作品。在《花间集》中,严格按照一卷五十首作品的规格来进行收录,多一篇少一篇都不行,因此出现了词人有的作品在上一卷,而有的作品又被编排在了下一卷的情况。《花间集》收录了一共十八位花间词人的作品,其中以温庭筠、韦庄、孙光宪为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其中温庭筠收录了六十六首作品,可见温庭筠对于花间派的意义之重大。

《花间集》

2.出现在西蜀地区的原因

一种文学样式能够出现,必然有它的社会原因的。《花间集》之所以诞生在西蜀地区,是因为在西蜀地区有着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在那个时期文人纷纷向西迁移逃避灾难,于是在西蜀地区有了较为集中的文人集团。如果文人可以较为集中,那么来往的应酬场合也会变多。这样一来,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文学样式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具有优势的。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可以给文人们创造一个安心写诗作词的氛围,对《花间集》的产生提供了有利因素。

除此之外,西蜀地区生活节奏较为缓慢舒适,即使在今天看来,成都地区的生活节奏也是比较舒缓、适宜的。而且西蜀地区的民众都比较会享受生活,能够轻而易举地寻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独特的滋味。所以说,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再加上舒适宜人的生活氛围,西蜀地区很适合花间词的创作和发展。因此,《花间集》出现在西蜀地区是有着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的。

1.《花间集序》

一般来说,一本词集的序往往承载着重大的意义的,可以用简单精炼的语言,起到概括词集的写作对象、写作风格、写作体制等各个方面的作用。《花间集序》同样对《花间集》起到了很强的概括作用。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写道:"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

《花间集序》

从"绮筵公子,绣幌佳人",我们便可得知,《花间集》写作对象常常是公子佳人,而且往往是富贵人家的公子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这大概就是公子佳人的一些活动。"不无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这里意味着花间词的选词用句都十分娇娆、艳丽。"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最后两句是从起源来对《花间词》进行描述的。从《花间集序》中便可以概括出花间词"词为艳科"的创作基调。《花间集》继承了南朝宫体诗的特色,多以描写女子和爱情为主。

2.花间词的影响范围

而且花间词几乎笼盖了词史的全部,很少有词人不会受到花间词派的影响。即使是苏东坡、辛弃疾这样的豪放派的词人,也会受到花间词派的影响,创作出一些风格较为婉约轻绮的词。由此可见,花间词影响范围之广,在我国词史地位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花间集》里面,有很多作品都是狎妓之作,意思是说那是写给歌妓舞女唱的词。所以风格大多侧艳婉转,哀切多情。而"词为艳科"就是《花间集》的主要特点,并以此为感情基调。

1.温庭筠的词史地位

和说起北曲杂剧,大家就会想到元曲四大家一样,说起花间词派,温庭筠也是一定不会被遗忘的词人。温庭筠和韦庄等人作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备受当时士人的推崇。而且温庭筠的出身较为显赫,出身于官宦世家,是宰相彦博的裔孙。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往往会对温庭筠的少年时期,产生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温庭筠能有后来的成就,与当时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