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为何曹操当年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2020-11-19 21:40:21 作者: 司马懿叛变曹

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章节,三国的历史是不可能逃脱的。为何这样说呢,就是因为这个不足百年的时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以至于现在,三国这段历史成为众多人唠嗑的话题。不过三国当中虽然英雄人物不少,但是为什么到了曹魏后期,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曹操当年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其实不是不管,而是之前在曹魏屡历战功的人物,在曹魏的后期都跑进了史册当中,然而在世的差不多都是这些英雄的子女。但是像司马懿那种,寿命长久又屡立战功的人物,实在不多见,可以说寥寥无几。曹家的领头人物,只剩下了一个曹爽在那里维持。

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司马懿就能轻而易举地能够夺回政权。

曹操身边出名的将领,想必大家都知道。"五子良将"肯定是要先说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个人。其中以张辽最为出名,以于禁最为卑微。其余三人,就属张郃一直活跃在三国的中后期。

只不过张郃最终在三国的中期,死在了反击诸葛亮的北伐当中。唯一一个活到三国后期的五子良将,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当时的张郃在曹魏的军营中,如果论资排辈的话。可以说是和司马懿不相上下的,虽然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张郃的实力也确实是名副其实。

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是在公元249年,当时发动政变的时机刚刚好。此时的权臣曹爽陪同当时的魏帝前往洛阳扫墓,可以说是当时的京都并没有多少守军。司马懿的政变变得相当的容易。

这里的几组数据可以看出,当时的曹魏有实力的将军几乎没有了。徐晃,公元227年。于禁,公元221年。张辽,222年。乐进,218年。张郃,公元231年。夏侯惇,公元220年。夏侯渊,公元219年。

以上这几组数据,都是当年跟随曹操攻取天下的大将去世的时间。这些人活得最久的,也距离司马懿发动政变还有10年之久。所以说,当年的高平陵政变发生的时候,曹魏当初的那些大将,差不多都已经离世,剩下的都是那些“将二代”,但是出名的并不多。所以军方这边能阻挡司马懿的人,似乎并不存在。

或许是因为司马懿的能力过于突出,从曹操那一代开始,对于司马懿的态度,一直都是边用边打压。以至于司马懿一直小心翼翼,一直熬到了曹魏的三代帝王之后。到了曹芳为帝的时候,司马懿干脆就直接被排挤到了权力中心的外围。官至无实权的太傅,为了隐忍,一直称病在家赋闲。

魏明帝驾崩之后,年小的幼帝曹芳时年九岁。魏明帝设置了两名托孤大臣,一个是司马懿,一个是曹爽。但是当时的大将军曹爽,显然并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大臣。为政能力堪忧,从解决司马懿谋反这件事来说的话,一直犹豫不决。

在曹芳即位之后,以曹爽为首的托孤大臣,处处排挤司马懿。而作为大将军的曹爽,独自把持朝政。任人唯亲,重用等人,又任命弟弟为及武卫将军,宫中自然是不能放过曹爽的。当时的朝局,完全把控在曹爽和心腹何晏等人手中。

陈寿《三国志》中记载道:“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於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

所以,面对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曹爽的所作所为,的确是自己坑害了自己,同时附带坑害的还有曹操辛苦建立的曹魏,就这样拱手让给了司马家族。

根据《三国志》记载:“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又以齐王聪明,无有秽德,乃心勤尽忠以辅上,天下赖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