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故事 | 他,廉能皆备:洁己持正 造福一方

2020-11-19 21:42:59 作者: 廉故事 |

原标题:廉故事 | 他,廉能皆备:洁己持正 造福一方

“巴人出将,蜀人入相”。几千年来,巴蜀文化哺育和造就了众多的杰出人物,清代贤相张鹏翮便是其中之一。

张鹏翮(1649年—1725年),字运青,号宽宇、信阳子,清代著名清官、治河专家、理学名臣,史称“清官”“贤相”。祖居四川遂宁蓬溪黑柏沟,生于四川广安邻水石老寨,归葬重庆潼南庆元山,享年76岁。他历经康熙、雍正两朝,历任兖州知府、河东盐运使、浙江巡抚、江南学政、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河道总督等职,最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兼吏部尚书。他品行高洁、政绩卓著,在清代 268 年间,是川渝地区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因其“廉能”兼备,被康熙、雍正两代帝王赞誉为“天下廉吏”“一代完人”!

张鹏翮一生体现出来的公忠体国、勤政爱民、清正廉洁、担当奉献,与时代精神是一致的。为此,我们深入挖掘了一批典型故事,以传承和弘扬这些体现在张鹏翮身上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

今天,由小编来给大家讲述张鹏翮系列故事之五《洁己持正 造福一方 》。

洁己持正 造福一方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张鹏翮在山东兖州主政三年后,即将奔赴山西运城出任河东盐运使。消息传了出去,兖州百姓成群结队地来到府衙门口,哭着喊着,只盼张鹏翮不要离开,留在兖州——

“张大人,您不能走,您得留下来啊!”

“知府大人,俺们兖州城可离不开您呀!”

兖州百姓泣留张鹏翮

待张鹏翮的送行马车出现,老百姓拥上前跪地拦在车前,痛哭着恳请张鹏翮不要离开。有性子急的,一下子攀爬到马车上,还有的干脆就横躺在车轱辘底下不让走……为了能让张鹏翮留下来,兖州百姓当真是豁出去了。

“父老乡亲们,大家起来,起来吧,都请回吧……”看到百姓苦苦挽留,张鹏翮急忙下车,却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兖州百姓依依惜别张鹏翮

“大人,我们舍不得您哪!”百姓们一边拉着张鹏翮的手,一边抹着眼泪,“我们……我们都希望您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张鹏翮噙着热泪,也向百姓送上了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马蹄声渐行渐远,车后响起了老百姓吟唱的《南北曲》:“清正持己,不受属官一钱;仁慈驭众,不取闾阎一物……”

张鹏翮听闻后让马车停下,再次下车朝着人群深深地作了个揖,便潸然离去……

对离任官员的评价,还有比拦路泣留更高、更好的褒奖吗?

张鹏翮重新查判了大量疑难案件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兖州城无数双眼睛真真切切地看到,张鹏翮甫一上任就直面治理难点,将前任遗留下来的疑难案件全部重新查判,昭雪了许多冤案,三十余名身陷囹圄的冤民得以重获自由。

张鹏翮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耕情况

在担任知府的三年时间里,张鹏翮十分重视农业,努力发展农桑,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注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修缮学宫,兴办书院,并主持编纂了《兖州府志》;推广移风易俗,大力破除农村陋习,积极倡导文明民风;下令禁止向百姓收取“火耗”(即碎银子熔化重铸成银锭的折耗,这笔钱大多被官吏贪污,老百姓为此苦不堪言)等等。

张鹏翮伏案编纂《兖州府志》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一个为官者的政绩如何、名声怎样,老百姓的态度无疑最具说服力。兖州为政三年,张鹏翮廉洁奉公,治理有方,在他大力施政下的兖州,民风大变,百姓安居乐业,官民交口称赞。他的清官名声,也从那时起开始流传开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