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吃货的好奇:博大精深中国菜在商周与汉唐时期究竟是何模样?

2020-11-20 11:16:38 作者: 一个吃货的好

(1) 汉朝人的饮食习惯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一般是一日三餐,但汉朝百姓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两餐,早晨八九点左右吃第一餐,下午五点左右吃第二餐。而天子的饮食习惯是一日四餐,但这四餐不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口腹之欲。早上、中午、黄昏、晚上,分别是少阳时刻、太阳时刻、少阴时刻、太阴时刻。每一个时刻的饮食都有严格的规范,都是为了让天子与天地阴阳相协调,以保证国家能长治久安。

在汉朝之前还没有形成南吃稻,北食麦的格局。在此之前,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吃的主要是黍与稷,直到汉朝,北方人才开始有了吃麦的习惯。汉朝人吃的麦子不是像如今这样用面粉做的各种吃食,而是直接把麦子的外壳去掉,蒸煮之后直接食用,口感十分粗糙,并且很蛀牙。

当汉朝人需要出远门时,一般都会自备干粮。这些干粮就是把麦饭蒸熟后晒干制成的,在制作干粮时为了提升口感,一般还会加入蜜汁或是坚果,在食用时只需用水泡软即可,类似如今的方便面。

图三:麦饭

(2) 引进的外来食材

西汉时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使得汉朝成为了引进外来食物的一个高峰期。在汉朝前期,人们吃的饼大多是麦饼,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掌握发酵的技术,所以麦饼的做法是直接蒸熟揉好的面。另一种做法是,直接将面揉成饼的形状放到水里煮,煮出来的称为"汤饼"。以上两种烹饪方式做出来的饼在口感上都有些差强人意,直到在东汉末年时引入了胡饼。《续汉书》中有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好胡饼"。这个连皇帝都爱吃的胡饼,在做法上比较接近今天我们吃的饼,它不是蒸煮的,而是烤出来的。这一做法的引进,极大地改善了麦饼的口感。但烤的麦饼其实还是少数,大部分人吃的还是煮的或者蒸的。

图四:现在北京的胡饼

今天人们吃的食物中,带有"番"和"胡"的都是引进的外来食物,例如胡萝卜、胡瓜、番石榴等等。在汉朝有一种黄色的胡瓜(就是今天的黄瓜),由于这种瓜味甜,而当时带有甜味的食物很少,所以它是流行在汉朝皇室中的珍贵食物。除了胡瓜,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还有很多水果蔬菜,例如菠菜、石榴、葡萄等。如今我们能想到的许多食物在汉朝都能见到,这就是对外交流带来的"福利"吧。

图五:胡瓜

(3)调味品的传入

在汉代以前,中国古代留下的史书中很少有关于调味品的记载,这时大蒜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调味的方式。大蒜与韭菜、葱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调味品。用大蒜调味的方式,在此后的2000年都没有太大改变,可见影响之深远。

除了大蒜,还有两种调味品在当时比较常见。一种是"苏",它是一种辛香料,类似于今天日本的紫苏,在烹饪时它能散发出特殊的香气。另一种是豆豉,这是一种用盐腌制而成食物,有黄豆豉和黑豆豉。因为它可以带来人们必需的咸味,所以豆豉的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十分辉煌的朝代,全盛时期唐朝的强大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了。强盛的国力、四方来朝的使臣,这都使得唐朝的食物空前丰富。唐朝皇室的饮食规格也是十分高端,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唐朝的"金樽清酒"和"玉盘珍羞"。

图六:托果盘侍女图

(1)"最受宠"公主的饮食

同昌公主是唐懿宗李煜的掌上明珠,她能被皇帝如此宠爱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公主。相传同昌公主出生后一直没能开口说话,她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得活"。当时李漼在朝堂上屡遭不顺,但在同昌公主说完这两个字之后,李漼就继承了皇位。从此以后,同昌公主就被李漼视为福星,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一切的吃穿用度都羡煞旁人,在她嫁入韦府之后,懿宗还时常往公主府里送各种美味佳肴、琼浆玉液。肴馔有红虬脯和灵消炙;香茗有"紫英"和"绿华";美酒有桂花梗和凝露浆。其中的红虬脯和灵消炙,是唐宫中最重要的两道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