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吃货的好奇:博大精深中国菜在商周与汉唐时期究竟是何模样?

2020-11-20 11:16:38 作者: 一个吃货的好

导语:华夏民族传承千年,期间诞生了无数文化瑰宝。民以食为天,其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中国的饮食文化。祭祀神灵、贵族宴请、民族融合、农牧业的发展等等,都会带来饮食的进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个朝代的饮食文化。

(1) 祭祀中的饮食文化

商周是两个非常注重礼乐祭祀的朝代,在这是期的所有宗教活动中,祭祀的仪式隆重与否,呈上的礼器是否精致、献上的祭品是否丰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一切都与商周贵族所重视的"礼"有关。

在发掘出的商朝甲骨文中记载了许多占卜时的文字,从中我们能看到殷人祭祀时所用牲口的数量:"羊百"、"羊三百"、"牛三百"、"五十豚"等。烹饪祭品的方法有:俎、伐、戕、用等。可见殷人对祭祀鬼神的重视程度,祭祀的场面也是隆重的无以复加。

到了周朝,周人对"天"产生了怀疑,但还是将鬼神的祭祀看的十分重要。周人对祭祀的重视,同样也反映在祭品上。在《周礼》中有记载:负责皇帝饮食的厨师,不止需要满足皇帝的口腹之欲,他们在祭祀仪式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饮食与祭祀是不可分割的,这在《诗经》中也有许多具体的描写:"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淼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敢羝以较,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卯盛予豆,于豆予登,其香始升。这时一首周朝起源、发展和立国的诗,这句描绘的是祭祀时热火朝天的场景:在祭祀祖先时,既要舂谷又要舀米。既要簸粮,又要筛糠;淘米声沙沙作响,蒸熟的米饭香气四溢;将肥羊剥了皮炙烤,用它来供奉神灵,祈求来年能更加丰裕;碗盘用来装祭品,木碗瓦盆也有它的作用;香气升腾,溢满了整个厅堂。这样的场面,与其说是祭祀之景,不如说是厨艺竞技。淘米煮饭,烹羊宰牛,可见周人祭祀时的热闹非凡。

图一:商周时的祭祀图

(2)饮食器具中的文化

商周时期的饮食器具有着很严格的使用规范,这不仅反映了这两个朝代饮食文化的进步,人们的思想状态也体现在其中。

出土的商朝文物中的青铜器和陶器,大多数都是烹饪用的器具和酒器。殷人使用的酒器造型丰富,种类繁多。史书中有记载:"殷纣王设酒池肉林、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可见商朝时期贵族喝酒的风气十分盛行。工匠们不得不做出数量庞大的酒器,如爵、角、壶、觚、尊等,以此满足统治者嗜酒的欲望。商朝的畜牧业十分发达,以至于贵族在使用牲畜时都达到了浪费的地步,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其实也不尽是夸张的写法,由此可见殷人嗜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商朝的畜牧业虽然发达,但农业的生产工具却十分落后,盛放肉食的笾、豆、釜等器皿通常不是青铜器,而是竹制、陶制或编篮制的。至于为什么青铜器不能用来盛肉,则是与祭祀的习俗有关。在祭祀的过程中,不同的原料有着不同的盛放规则,而这个规则的根据就是"五行"。根据五行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水、木克土、土克水",以熟肉为主要成分的菜肴代表"火",青铜器代表"金",火与金不相协,所以青铜器不能用来盛放熟肉。而土与金是相协的,所以青铜器经常用来盛放代表土的谷类食物。

图二:曾侯乙菜

到了周朝,统治者认为商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商的统治者沉溺饮酒,终日昏昏沉沉,从而惹来了上天的惩罚。所以周朝的统治者制定了十分严格的禁酒令,极大地削弱了周初的"群饮之风",于是嗜酒之风日益衰退,商朝兴起的酒器制造业也逐渐衰落。同时,铁器的出现也是在周朝,这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使人们对谷类食物的需求逐渐得到了满足。于是出现了很多如象匮、敦这样的食器。特别是专门用来盛放稻粱的簋,水稻和粮都是粮食中的珍品。从不断发展的粮食器具中能看出,周人与殷人相比,前者的饮食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第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王朝。在大汉王朝存在的407年时间内,有许多西域的食物传进中国,如胡瓜、胡萝卜、胡饼等,这些食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华夏民族的饮食结构,提升了人们的饮食水平。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