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的西域,割据政权存在这样的意识,有利于中国大统一

2020-11-20 12:07:19 作者: 宋朝时期的西

【引言】:两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向周边地区扩展,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时期,西域出现了高昌回鹘王国、于阗王国和喀喇汗王朝等地方政权并立的局面,但最终统一于西辽。

无论西域形势如何发展,但各地方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的密切交流,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或认为自己是中原政权的分支,或臣属于中原政权。伴随着民族大迁徙、大流动,不仅丰富了新疆地区的民族成分,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民族与文化的融合,而这些意识则奠定了中国大统一的坚实基础。

1、宋朝的兴衰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979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其疆域东、南到大海,北以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州市、山西雁门关一线与辽朝交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流域与西夏、吐蕃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吐蕃、大理为界,南以广西与越南为界。

这个时期,宋朝与辽朝、西夏、金朝共存。1125年,辽朝被金朝灭亡。1127年,北宋也被金朝攻灭,皇族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元建炎,国都后来迁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统治地区北以淮河、秦岭与金朝为界,东南、西南的疆界与北宋相同。南宋与金朝之间多次交兵,但双方均无力改变南北对峙的局面。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此后半个多世纪,宋、金之间不再连年激战,维持相对稳定的局面。南宋后期,权臣当道,国力日衰。1279年,南宋被元朝灭亡。

此时的西域,三大王国也不断发生战争,一些小的王国成为三大王国的附属,有的小王国甚至被兼并或消失。后来喀喇王国灭了于阗王国,这也是历史变迁中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中原地区的战乱,让西域割据势力无法和中原王朝取得密切联系,各自的斗争较为残酷,存在着自生自灭的现象。

2、各民族融合与“大一统”观念的深化

两宋时期,朝廷上下从宋朝利益出发,千方百计论证宋朝政权的正统地位。儒家经典《春秋》强调“大义”,尤其重视“大一统”,宋代学者纷纷钻研,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实现“一统”的灵丹妙药,于是“春秋学”一时兴盛于宋朝。

南宋朱熹在讨论“正统”和天下统一的关系时,强调“只天下为一,诸侯朝觐,狱讼皆归,便是得正统”,“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统”。在他看来,凡是能够称得上是“正统”的,必须是能够统一天下的政权,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正统”。

如果按照朱熹的话分析,那么此时的中原地区金朝和宋朝正处于争夺时期,而西域三大王国也处于争夺阶段,都想实现统一,但西域王国早已把中原王朝看作是“正统”。用简单的话说:谁统一了中原,我们就臣服谁,其实,西域城邦诸国内心已有“中国一体”意思,这与民族的融合是分不开的。

比如,沙陀因其地有大沙碛而得名,他们最初生活在今新疆地区东部天山一带,唐朝后期,沙陀开始内迁,先后迁往今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个地方割据政权都是沙陀人所建。宋朝时期,迁入中原的沙陀人散布在各地,大多数都融入汉族之中。因此,无论是西域,还是内地,各民族在迁徙流动中相互交融互相融合,但他们的意识更倾向于“大一统”。

3、西域喀喇王国等地方政权对中原王朝的认同

宋代,西域存在着三个地方政权,即高昌回鹘王国、于阗王国和喀喇汗王朝。这个时候,三个地方政权,都是各民族融合的王国,他们的“中国一体意识”也较为强烈。比如,于阗王自称唐朝宗属,并随唐朝国姓为李。912年,尉迟僧乌波即位于阗王,自称李圣天。可见西域各政权对中原王朝的认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