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阿凤和孙犁
阿凤初期的散文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说明阿凤创作的起点较高,阿凤生长在海河岸边一个小手工艺者的家庭,父亲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使孩提时代的阿凤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时家境虽说贫寒,全家人节衣缩食供养阿凤学完了小学、中学和高中的部分课程。天津沦陷后,阿凤失学。为了糊口和维持家庭的生计,他被迫放弃喜爱的文学,到铁路当工人。他曾经擦过机车,当了机车司炉跟班跑车,学习过锅炉检修,长期同铁路工人生活在一起,同甘共苦,建立起深厚的友情。阿凤熟悉同伴们的生活,清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思想感情上是相通的。天津解放时,阿凤被调到《铁路工人报》当记者,他多次采访了铁路上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亲眼目睹了铁路工人翻身当家作主人的无比喜悦和焕发出来高涨的劳动热情,这一切深深地感染了阿凤,并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为阿凤从事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素材。阿凤自《擦车》问世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连续发表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是写铁路工人的。因此,就阿凤的创作起步来讲,虽然还不能说是厚积薄发,但他迈出的第一步却是坚实的。著名作家孙犁同志曾说:
我和阿凤,文字之交已经有三十年了。对于他的为人,对于他的作品,我都是很喜欢的。阿凤就是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他的散文,内容细腻而真实,文字准确而流畅。在工人作者中间,他并不是才华洋溢的,但在文章组织和文字修养方面,他好像经过正规的训练。他产量也多,一时成为全国闻名的工人作家。
阿凤的散文,叙事长于抒情,写法也类似小说。作者不追求作品情节的波澜起伏,在人物塑造上也很少精雕细刻。他通常采用以事带人的表现手法,从普通的事件和人物中,捕捉出共同的感情,以达到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目的。《牙刷》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情节简单,全文仅一千一百余字。医院里陈列着一种最标准的牙刷,但在市场上买不到。为此把这条意见写在陈列薄上。事隔不久,妻子果然从市场上买回这种牙刷。认定这是由于他提意见发生的作用,妻子不同意,但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牙刷》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当丰富深刻的。问题不在于夫妻双方谁说的对,牙刷本身有多大的价值。而在于在这件普通小事上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这种自信的心理出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只有亲身经历社会变革的人们才会体会到这种感情的真实和宝贵。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以往任何社会不可能产生,而只有在新中国才会出现的这种共同的思想感情,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和典型性。人们从《牙刷》中悟出的道理远远超过作品本身描写的内容。又如《鞋》《金钟河边》《主妇的话》《新学年》等作品,都采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善于从最普通、最平凡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主题,是阿凤散文创作的主要特色。
二
进入五十年代中期,面对着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和深入发展的文学创作,工人作家阿凤感到困惑了。应该说,阿凤是时代的“幸运儿”,自从步入文坛后,跃马扬鞭,一路顺风,在短短的五年多时间,连续出版了四本集子,有的作品还被收入全国性的文艺选集中,可谓硕果累累,一时成为全国闻名的工人作家。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工人作家”这顶桂冠像一幅沉重的枷锁,紧紧地捆绑住阿凤的手脚,使其步履艰难,徘徊不前。在当时的情况,我们很多专业文艺工作者,包括阿凤本人,对于“工人作家”的理解都是很片面的,认为“工人作家”只能写工厂、写工人,配合各项中心任务歌颂好人好事。阿凤被关闭在所谓熟悉生活的狭窄天地里,创作的道路越走越窄。阿凤深为自己的作品不能提高而焦急和苦恼,为创作如何向前跨进一步而迷惘。1956年3月,阿凤出席了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亲耳聆听了茅盾、老舍等报告,思路打开了,眼界开阔了。悟道:“深入生活好比挖井,虽然直径不大,可是能穿透许多层土壤”“一直到发现水源”。同年5月,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使文艺界空前的活跃和解-放,也给沉默中的阿凤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阿凤振奋了,他的创作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了新的转机。开拓生活,刻画人物是阿凤重新攀登的启点,《信号》、《先进之间》、《老手艺人》等一批优秀作品的成功,标志着阿凤的创作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峰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