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阿凤百年诞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应当是认真思考一下:当年,阿凤的作品何以引发那样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个个普通工人形象是如何走进几代人的心中?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阿凤及其小说散文又何为文学家、史学家、理论家热切关注?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已经做过许多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发表了许多颇具见地的意见。结论虽然不同,我们却可以从这些不同中找出根本上相同的一点,那就是阿凤在创作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为人民而写作,努力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艺术,真正写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其所创作的作品。作为一名作家,写什么,怎么写。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所说: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学关注了时代,时代才可能关注文学。作品贴近了人民,人民才能对作品张开双臂。阿凤能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说到底就是他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的结果。真理其实都是通俗而朴素的。阿凤的成功,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诀窍。他只不过是用自己勤恳汗水严格按照文学创作的规律创作,在创作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创作之中又坚持全神贯注,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正是因为准备很充分,工作很刻苦并且坚持矢志不移、永不懈怠的艺术追求,使他踏上了当代工人文学的至高点。18年前,作家阿凤驾鹤西去,然而,他那憨厚中透露刚毅的面容,他那豪放爽朗的笑声,他那稳健而果断的举止,仍然历历如在我们眼前。他一直活在读者、评论家和各界朋友们的心中。在阿凤百年诞辰的时候,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天津工人文学的一代作家,也永远不会忘记阿凤朴实的文学精神。
(作者单位:天津市作家协会)
(三)
经过“文-革十年”血与火的磨练,阿凤这“一时群星灿烂后残存的一颗寂寥的星”又闪现出光彩。应该说,阿凤新时期重返文坛,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蒋子龙等一批新时期中青年作家的崛起,开拓了工业题材的新领域。他们以前期工人作家少有的勇气和魄力,大胆地揭示出四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从中挖掘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重大主题,产生了极为强烈的社会反响,赢得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一时,写改革成为工业题材最流行、最时尚的潮流。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不利局面,阿凤显得十分成熟和老练。他没有追随时尚,强为其难地去表现“尖端”的题材,而是扬长避短,坚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人物,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新进展。发表于1983年的《女工轶事》可为阿凤的代表作。这篇作品同样取材于工人生活,却富有新意和时代感。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80年代纺织女工工作和生活绚丽多彩的画图。作者着力塑造了李师傅这个平易近人,有着坚定信念的老工人形象。在李师傅的身上,不失老工人的传统本色,又闪耀着80年代的光彩。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党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几十年如一日地要求参加党的组织。尽管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书记和副厂长借口“太忙”“慎重”将她长期排斥在党-组-织的大门以外;尽管社会上的种种不正之风,使党的形-象被蒙上一层污垢。但是,李师傅从来没有心灰意冷,失去信念,“她要求自己行动上像一个党员”一样。李师傅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是一个普普通通极为平常的纺织女工,她像一颗静静的星,站在不显眼的地方,不惹人注目,默默地发光发热。然而正是由于这无数个像她们、他们这样普通的工人,才构成支撑我们伟大社会主义大厦的坚实的基础。李师傅的形象有着很大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是应该引起人们的关心和注目的。读阿凤新时期的作品,给人突出的感觉,创作题材明显地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