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之中,菊花清雅,牡丹富贵,荷花高洁,梅花冷傲。古人都喜欢用花朵的品性抒发自己情怀,寄托思绪。梅花的品性孤傲,古往今来大多数人描写的梅花,表达的意思层面基本上都离不开,不畏寒冷,铮铮傲骨的字面。
李清照其实对于梅花的词不少,“玉楼春”、“渔家傲”、“临江仙”等都有写梅的句子。也并不是说李清照独独就喜欢梅花,是因为她对梅花的理解与别人不一样。
她笔下的梅花更加的有韵味,好似附有灵魂有自己的思想,也像一个美人自己在诉说着美好的故事。
李清照在封建朝代,在传统女子的定义下,不算是一个规规矩矩的本分女孩,甚至可以用豪迈来形容她。一个相当有趣有自己思想的女孩子。放到现代一样能获得很多人的喜爱。有才情,够洒脱,性格开朗,而且相当的有个性。
她的性格,从咏梅一事就能看出一二。一首是《玉楼春·红梅》,另一首是《孤雁儿》。其中《孤雁儿》最能体现出她“狂傲”的一面。
先说《玉楼春·红梅》“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酿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这首词也足够惊艳,但是用惊艳有点不太贴切,是足够灵动。
好似梅花自有魂灵,偏要自己去决定,天气如何,别的梅花是不是已经绽放枝头。没有影响,且慢酝酿,花包红心点点,绽放只随我意。
李清照家庭条件不错,并不是什么寒门,书香世家,从小在文化气韵下熏陶,格局自然比小家碧玉的小姐们要高远许多。她是独立的,并不依附于谁。也许山东女子的性格,早于宋朝就定下基调来了。
后面还有两句“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写的是女子的的哀怨,心情不是很好,赏梅之余,抒发一下自己的思绪。生活如斯,小酌几杯,与其哀愁不如放下心事,尽赏窗外景色。
真正让人感到惊艳的是她作的《孤雁儿》。“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她说前人所作的梅花都透着俗气。从下笔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而且口气不小,说自己尝试着写了一首以后,更加印证了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这样话语颇有几分率真,也不算是讽刺前人梅花写得不好,只是她借着这样的由头,更加深刻地描写自己孤雁儿的立意。
因为她做这首词所处的环境,跟前期的境遇相差甚远,心境卓然不同。李清照是想要诉说,自己的心情跟境遇是多么的凄凉,对自己所表达的内容给了一个台阶,有递进的效果。
果然,你说前人所做的不好,你自己做了一首,我们就更加期待作者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容。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读到后面一段的时候,凄凉之感已经扑面而来了。有了前面的铺垫,我们对李清照此时的情绪感受更为浓烈。家国有变,身处南国,愁断肠,相思苦,没有谁能为她开解。看到此处不禁让人落泪,如此凄凉,国家命运又岂不是如此这般。
有“金”来犯,家国不济。才华横溢,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前半生是如此的幸福,与夫君赵明诚的结合,“书香门第”嫁与“金石之家”。
夫君赵明诚也非常欣赏李清照的才情,与之书信往往要在才情上一争高下,但是总是败下阵来。其实这也是一种情趣,想来又是何等的幸福让人艳羡。
有才情之人不少,有才情的女子也不少,但是像李清照这样,遗世而独立,达到清新脱俗的至高境界的并不多。
后人说她是文学天才。后人再也找不出一位像李清照这样的惊艳天下人的才女。她的诗词有着很强的冲击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