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李鸿章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他何尝不想让自己的得力部下出任封疆大吏呢?这样既可以实现属下的抱负,也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可是让一个武将出任封疆大吏哪有那么简单呢?
李鸿章全家福
且不说那些对洋务派视若仇雠的顽固派重臣不会重用刘铭传,就光是李鸿章的那些对手们也不会让刘铭传轻易上位成功的。比如,直接导致刘铭传心灰意冷卸甲归田的就是李鸿章政敌左宗棠对刘铭传的打压。
督军陕西,刘铭传左宗棠“针尖对麦芒”
公元1869年,刘铭传被任命为督办陕西军务,目的是剿灭当地的起义,没想到仗还没打,刘铭传就遇到了更硬的茬子——陕甘总督兼督办陕甘军务左宗棠。左大帅在近代史上的功绩用彪炳千古来形容丝毫都不为过,但是他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一般有本事的人脾气都大,左宗棠就这样,他傲气冲天,连曾国藩、李鸿章都不如他的法眼,那刘铭传这晚辈中的晚辈就更不入左宗棠的眼了!
左宗棠画像
左宗棠当时在西北基本上已经是一把手了,跟年羹尧当年在西北的势力一样庞大,所以清廷派淮军系统的刘铭传驻防陕西,一方面是为了尽快剿灭起义,另一方面也是要分一分左宗棠的权力,这是古代帝王非常常见的“制衡之术”。
如果说刘铭传像个小媳妇儿似的忍者左宗棠也就罢了,可偏偏刘铭传也是个火爆三丈的急脾气,当年在军中那也是“口吐芬芳”,动不动问候别人祖宗十八代的人物,面对左宗棠的咄咄逼人,刘铭传还没跟起义军打仗,就先跟左宗棠呛呛起来了,左宗棠不仅打仗猛,骂起人来也很猛,两人基本上就是“针尖对麦芒”斗得不可开交,清廷统治者装聋作哑坐山观虎斗!
官高一级压死人,刘铭传毕竟是左宗棠的下属,因此屡次争斗都败下阵来,十分沮丧,李鸿章急得直跺脚,他力荐刘铭传出任陕西巡抚,这样一来双方都是封疆大吏,虽然还有隶属之分,但是可以避免许多的冲突!清廷几乎没有犹豫,就驳回了李鸿章的奏折,清廷要的就是这效果,一手打击湘军系统的左宗棠,一手打击淮军系统的李鸿章,这种“大好形势”怎么能破坏呢?
刘铭传剧照
刘铭传为此更加心灰意冷,他向朝廷上疏,以自己“头痛欲裂”为由获准三个月休假。万万没想到,就是在刘铭传休假的这段时间,刘铭传的“铭军”竟然发生了哗变,因为刘铭传休假后,统领“铭军”的主帅居然是湘军系统的曹克忠,湘军将领带淮军的兵,不哗变才有鬼呢?
刘铭传很快对此事做出了反应,他直接上疏辞去一切军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像刘铭传这样非正常辞职的古代官员,辞职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个,第一是如果不辞职,会遇到比辞职更倒霉的事儿,第二就是怀才不遇,有志难伸。
很遗憾,刘铭传两个全碰上了,一是因为他没当上巡抚一级的封疆大吏,作为武将难以实现胸中抱负,第二就是,刘铭传得到了风声,朝廷里有人因为“铭军哗变”而弹劾他,李鸿章的政敌们也都对此推波助澜,大有把刘铭传往死里整的意思,刘铭传干脆以退为进辞职了事,更重要的是,刘铭传也确实心灰意冷了,他辞官辞得非常决绝,这一退就退隐了十四年,直到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才重出江湖,就任台湾省第一任巡抚!
刘铭传铜像
结语
刘铭传的十几年闲废人生,不单单是他个人的悲剧,同样也是当时大清帝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想做事的人,被各种污蔑、排挤、打压,而一心做官不做事的人却在官场上一路绿灯。“官以宠进,政以贿成”就是大清末年的真实写照,仅凭这一二君子是压根儿改变不了那浑浊的世道的。
来源:环球美食家#刘铭传#李鸿章#左宗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