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姑娘们大多数早死,为何宝钗和惜春却能活着?

2020-11-23 20:55:35 作者: 《红楼梦》中

导语:看罢《红楼梦》后,竟发现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书里但凡美好的女子都会早夭或早死,比如黛玉、妙玉、晴雯、元春,秦可卿,凤姐,迎春等等。而丫头姬妾们亦有香菱、金钏、司棋等人。

或许还有遗漏的、没浮上水的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书中姑娘们大多没有好下场,真的是“万艳同悲,千红一哭”了。那么,书中为何会有如此诡异的情节?作者这样写是想表达什么?

1、作者把姑娘们写“死”,是不愿意让她们变成“婆子”

书中的贾宝玉如果就是作者本人的话,那这种现象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贾宝玉最喜欢“姑娘”,却最讨厌“婆子”。趁姑娘们没变成婆子以前,将她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美好花季,这样就圆满了、永恒了。

除了姑娘们早死以外,还有一个现象:书中的中年男女竟几乎没有一个正面形象。诸如贾赦,贾政,贾雨村,贾珍,周瑞,甚至赖大等。

这群人除了世故狡诈的,就是忘恩负义、生活糜烂、风流好色的;就只有贾政貌似正经一点,还被作者取这么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名字“假正经”。作者到底是有多鄙视这些中年男人啊?

作者不但憎恨中年男人,而且更憎恨中年女人,也就是宝玉口中的“婆子们。”

宝玉曾骂春燕的娘:“你们些人,没嫁汉子之前都是清澈美好的女孩儿,一旦嫁了汉子,沾染了男人的污浊气,竟比男人更可恶了,就连眼睛也变成了死鱼眼了!

宝玉口中的“婆子们”就是那群中年妇女,比如:春燕的娘,邢夫人,王夫人,王善保家的,林之孝家的,还有吴新登家的等等。

这些女人,除了心狠手辣、贪婪悭吝的,就是圆滑世故、调三斡四的。她们心里都藏着坏心眼,专门寻衅摧残女孩子们。

宝玉如此憎恨婆子,甚至都不喝她们倒的茶,生怕沾染了她们的世俗污浊之气。

所以,与其让这些如水一般美好的女孩子们,将来一个个变成“死鱼眼”的婆子,还不如趁她们盛开之际,定格了她们的美好。像樱花一样,从不会枯萎老去,只会在盛开的时候凋零。

而凤姐,秦可卿,香菱,尤二姐这些女子,虽然也嫁了汉子,却尚未被这些汉子们污染到骨髓里,她们尚且保留了自己的一些风韵风华。趁她们被污染的不深,赶紧让她们死去,以便保留她们“残余的美好”。

在作者眼里,对中年妇女的认知和理解就是冷酷无情、不可理喻、世俗势力的代名词。她们的形象甚至都不如这些老太太——幽默风趣的刘姥姥,慈祥和蔼的贾母,精明睿智的赖嬷嬷。

中年妇女是贾宝玉最痛恨的群体,所以,他宁愿让这些美丽的女子早死,也不愿意让她们变成中年妇女。

对于宝玉而言,他自己亦不愿意变成贾珍,贾赦,贾雨村这样虚伪狡诈、“人情练达”的中年男人。这样迷失本性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连最初的本心、本我都找不到了。

宝玉曾经对袭人说过,他情愿趁现在就死了,也算是一种圆满,趁年华正好的时候死去,此生才算是善始善终……2、 宝钗和惜春能活下来是因为——

不得不说,《红楼梦》太过理想主义,而且主题有点偏激,书中充满了对中年男女的憎恶不屑与怨恨。

这想必是作者在怨恨他的父母,怨恨他们棒打鸳鸯,拆散有情人,怨恨他们荼毒这些天真烂漫的年轻人。消弭代沟的方式不是靠沟通与尊重,而是用简单粗暴的踩踏碾压,甚至是剪除、毁灭!

他认知里的中年父母就是摧残年轻人、逼良为娼、世俗刻薄又残忍无情的代名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