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父心切不听父亲叮嘱:孝子被剁成肉酱做成饼,慈父一连吃了3个

2020-11-24 08:51:11 作者: 救父心切不听

救父心切不听父亲叮嘱:孝子被剁成肉酱做成饼,慈父一连吃了3个

他的名气很大,贤德与伏羲、孔子等齐名。既是一位神人,也是一位圣人。

他有99个儿子,再加上收的一位义子,人称“文王百子”。

他被宣召,需前往朝歌面圣,险象环生,危险重重。

见暴君临行前,他千叮咛、万嘱咐长子:自己有七年牢狱之灾,灾满即可破镜团圆。万万不要去搭救,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可是,孝子救父心切,没有听从父亲的苦心交待,最遭人迫害,还被昏君剁成了肉酱。

这还不算,迫于严峻形势,这个圣贤慈父,明知是用儿子的身体做成的肉饼,为了保全大局,还是一连吃了3个。

讲到此,熟悉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朋友们,已经明白“源易缘”谈到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典故。

商朝末期,商纣王担心诸侯造反,设计召集包括西伯侯周文王姬昌在内的四位诸侯进宫。

这一计,被通晓易经八卦的周文王识破。

于是,文王提前安排好内外国事、家事后,特意向交待长子伯邑考交待:你在西岐,不可改于国政,一切循照旧章办事;兄弟间要和睦、君臣要相安无事……

“源易缘”在《封神演义》中看到,在这一次特别的嘱咐里,慈悲的文王让伯邑考要善待西岐百姓:“西岐之民,无妻者给与金钱而娶;贫而年龄大未嫁者,给予金银而嫁;孤寒无依者,当月给口粮……”

除此之外,文王还特别叮嘱伯邑考:“不能差人来接”,更不能“前往救父,徒自多事”。

文王最后又苦口婆心强调:“要专心守父嘱诸言,即是大孝……”

7年时间如白驹过隙,孝顺的伯邑考,不顾散宜生的劝谏,执意要到朝歌救父。

“父王有难,七载拘于异乡,举目无亲,为人子者,于心何忍?所谓立国立家,徒为虚设,要我等99子何用!”

果然,伯邑考来到朝歌,便如羊入虎口,难逃死劫。

被狐狸精附体的苏妲己,看上了年轻俊雅、仪表不凡的伯邑考,动了淫欲,便伺机引诱他。

遭到伯邑考的拒遭和羞辱后,妲己恼羞成怒。反到昏君纣王前告状,称伯邑考借传琴之际,起不良色念,调戏一国皇后。

对妲己言听计从的纣王,不分是非黑白,便将忠臣孝子伯邑考手足钉住,残忍剁杀。

纣王又在妲己的蛊惑下,将伯邑考肉体让厨师做成了肉饼,赐与了文王食用。

文王用金钱占卦,含泪悲叹:我儿不听父言,遭此碎身之祸!

“今日如不食子肉,难逃杀身之祸;如食子肉,又于心何忍!”

心如刀绞的文王,悲痛欲绝,却又不敢哭出声来。当差使将纣王所赐的肉饼拿来后,纣王连食三饼。还不忘谢恩!

文王靠装痴卖傻,躲过了纣王的试探。

“七年灾满后,文王终于出困笼。”平安回到了西岐。

相传,文王食了儿子的肉后,呕吐不止。所吐之物化成了兔子。

如今,河南安阳汤阴县的羑里城里,还保存有伯邑考的衣冠冢。而朴实的汤阴乡亲们,至今也保留有不打当地兔子的习惯。

对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和高见,欢迎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