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美酒还是毒药?大宋兴衰,皆在于此城下之盟

2020-11-24 12:06:09 作者: 是美酒还是毒

萧太后剧照

景德元年九月,秋高马肥。

已经三十二岁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和精明能干的辽太后萧绰、统军大将萧达凛率二十万契丹及各部草原铁骑,倾巢而出。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屏障燕云十六州以后,南下的征途处处是辽军的突破点。

宋真宗时期坚守边境的名将是杨延昭,杨业老令公的第六子,杨家将里的杨六郎,尽管他积极抵抗,但是孤军奋战,根本无法抵挡强悍的辽军。辽军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攻下天雄、德清两大重镇,兵锋直抵黄河北岸的澶(chan)州(河南濮阳)。

4.

宋真宗慌了。虽然他的大伯赵匡胤和父亲赵光义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但是他却不会打仗,如果让他安安稳稳的守成,他还可以当个太平的好皇帝,但是要他去打仗,从小懦弱的他第一时间就想逃离。

真宗手底下的大臣也是,紧急军情传到皇宫,举国皆惊,太祖“杯酒释兵权”后,朝堂上就是文官作主,当然就没有那么多胆气。大臣王若钦,曾经在十八岁时作《平晋赋论》,相助太宗攻陷太原,没想到此刻却建议真宗迁都金陵避难;大臣陈尧叟,曾经出使交州(交趾,越南),史书记载他不辱使命,有胆有为,此刻却主张皇帝暂避成都。

宋真宗犹豫不决之际,新上任的青年宰相寇准力排众议,主张不仅要迎战,而且还要真宗御驾亲征:为今之计,只有御驾亲征,上下一心,才能保住江山社稷。稍有退缩,人心瓦解,根基一动,天下还保得住么?

一代名相寇准

虽然宋真宗生性懦弱,但好歹知道,迁都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只能同意御驾亲征,硬着头皮前往一线。北方的十一月,天已经转冷,寒深露重,宋真宗从京城汴京(开封)出发,在寇准等人的陪同下,直趋澶州。

猎猎北风卷龙旗,当宋真宗到达澶州之时,将士们沸腾了。《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记载:“帝遂渡河御北门城楼,召诸将抚慰,远近望见御盖,踊跃呼万岁。”《东都事略·寇准传》也记载:“军民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怖骇不能成列。”5.

真宗驾临澶州,接见了守城众将士,极大的鼓舞了宋军士气。辽军进攻的步伐也被拼死阻拦,双方在城下僵持激战数十日,胜负未分。

这一天,双方各摆阵营,宋军中一个名叫张瑰的士兵,乃是负责一张床子弩的射手,宋军与辽军你来我往之时,他突然发现辽军大营里出来几个将官,他们看着澶州城交头接耳,其中有一个穿黄袍的将军气势不凡,对着宋军指手画脚,好似在布置着下一步的攻城计划。

于是张瑰调整好床子弩的方向,屏气凝神,对准这群将士,下令配合的其余士兵一起拉开,“嗖嗖”几声,床子弩数箭齐发,辽军没想到宋军这是新换的床子弩,射程已经从七百步提高到了千步,这几个将官没有防备之下都被射倒,黄袍将军更是被射中头部,天神下凡也救不了。

士兵拉开床子弩

这个被射死的黄袍将军,恰恰就是此次辽军出征的第三人统军大将萧达凛,辽军主将丧命,人心惶惶。又孤军深入宋地已久,后援不足,粮草也不断的被边境宋军袭扰接济不上,所以战争局势很快发生了转变,宋军不断取胜,辽军举步维艰,萧太后和辽圣宗就有了罢战议和之心。

北宋方面,这几十年来与辽军大大小小接近数百次战役,赢得次数少的可怜,宋军早已没有自信,依靠城墙尚且能够和辽军打个来回,如果是在野地战斗,辽军的骑兵能够碾压宋军,所以即使射杀了辽军的主将,澶州城内的宋军也并不敢出城乘胜追击。宋真宗本身就是碍于局势被迫御驾亲征,如今的战略优势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他当然愿意见好就收,寇准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图被他弃之于不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