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密码,你知道吗?

2020-11-24 13:41:28 作者: 《山海经》里

但是,我们今天来看,《山海经》里和真实不一样的地方,恐怕比它记载真实的那部分还有价值。正因为其不真实,我们才要研究古人为什么会这样认识和幻想?

《山海经》写的好像是个异想天开的混沌世界,到处都是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记载。从古至今,很多学者都想理清那些地理位置和奇怪生物的原型到底是什么。因为上古材料稀缺,这个工作很难做。

我下面说的,一半是学者的研究,另外一半是我的猜测,欢迎你不同意。

第一点:我同意一个观点,《山海经》的世界观本质恰恰不是混沌,而是秩序和理性。这从刚才说的《山经》《海经》的分类思维就能看出来。在它成书的战国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这本书已经在用秩序意识来组织世界了。

比如,书里写山川河流,是按照方位距离、植被、物产、鸟兽这个固定顺序来讲的。写动物也是先写头、身体和皮毛,再写习性和叫声。这个写作目标很明确:作者既是在建立地理旅行手册,也是在建立分类学目录,要为外部世界建立一个系统。

人在自然界获得直接经验,首先会感到诧异,继而产生解释的愿望,想为世界立法,想为万物命名,这种解释行为能让诧异转化成认知。从古至今的知识更替,是这些解释行为的变换升级。

《山海经》的色彩并不是混沌神秘的,它是古人建构世界的努力。我们今天看,这种努力非常动人。一个对探索和解释不感兴趣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混沌。经过这个阶段之后,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开始蔚然成型了。

下面来说我的第二点猜测,这个脑洞要更大,我认为《山海经》世界包含着比较完整的巫文化世界结构,它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证据。

著名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有一个震动世界的开创性理论叫“环太平洋文明底层”,主要观点是:早期泛太平洋地区的古代文明,像古中国、古美洲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文明形态。它们都信仰萨满,使用同一套宇宙框架的世界观,认为世界上的自然现象和超自然现象,都是巫术的结果。这个假说有两大意义:一个是能说明为什么古中国和古美洲在考古上有那么多相似的发现。这不是谁是谁的祖先,而是拥有共同的文明底层。第二是它证明,像中国文化这种连续性、一致性的文明形态,才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主流,而西方文明那种断裂式演进其实是人类文明中的少数派。

在学术上,说一件东西“有”很容易,说“没有”很难;判断“不是什么”容易,判断“是什么”就难了。因为出来一个黑天鹅事件,那你的整个系统都会被推翻。张光直的理论一直属于假说,但既能解释之前的资料,之后的的考古发现,也没有推翻这个立论。

在《山海经》里,从世界观到细节,同样能看到巫文化的痕迹。

我们先说山海经世界的大结构。典型的巫术世界观认为:宇宙分很多层,每个层都有一个统治的神灵和相应的居住者。世界是平行的四个方向,也就是四个象限,其中有各种神灵,各有代表性的颜色。各层之间有一个中央之柱贯穿。在全世界许多古代文明图腾里,我们都能看到柱子、神树这些形象,就是对它的一种刻画。

《山海经》里能找到很多这类信息,那根重要的中央之柱叫昆仑。昆仑在中国文化里被称为“天地之轴”,西方地理概念的“轴”是旋转的轴心;而中国古代地理概念的轴是大地的中心和制高点,也叫“极”,也就是极点的意思。书里记载的昆仑,是天帝在下界的都城,有神仙居住的宫苑。主管的天神叫陆吾,生着老虎身体,有九条尾巴。也有神话学家考证,这九尾其实是九个头、每个头都长着人脸。昆仑山分上中下三层,人走到中层就可以不死,走到上层就可以成神。而法力强大的巫师可以自由地在各层之间来去。

昆仑的原型到底是哪座山?众说纷纭,《楚辞》里有,《史记》里也有对它的记载,我想它不一定是地理概念,而是巫教世界的概念。它在历史典籍里的位置是漂移不定的,对它的记载也有一个从原始到文明的过程。

《山海经》对动植物的描写,也遵循巫术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