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画越来越受欢迎?

2020-11-24 13:40:24 作者: 为何国画越来

中国画之所以能为大众接受,是因为它的人性指归的“至善”。既然是养心修身之术,谁都不会排斥,是人性的需要。

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淨以为天下正。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複。”

中国画就是让人静下来的艺术,它不表现战争,不表现血腥,不表现暴躁,也极少表现焦虑。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

孔子说“君子不器”,大约是指对“术”和“技法”不是看得太重。学生请教种地,孔子说“吾不如老农”。

中国画中“道”的部分千载不移,而“术”的部分代代有变,这应验了石涛那句“笔墨当随时代”。变是自然的变,而不是刻意的变。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是随著观念来的。这个观念源自古典哲学,宋以后益发确定,成为笔墨内蕴。

欧阳修《盘车图》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能够“忘形得意”是很少的,意是大概,但又是精神实质。

中国曆代画论说脱出尘表,就是不为大众服务,跟社会品味拉开了距离。然而中国画又是最人性化的,因为它有两大功能:养心修身之术和知世悟道之功。只不过他对大众提出了一个门槛的要求——大众必须要先改造自己,而不是去改造中国画,要把自己提升成有文化的、有有境界感的,有操守的人,才能进入中国画。

时代精神无是非高下,艺术自有艺术的自身规律。

笔墨文化与人文关怀相连。培养独立人格,学会阅读思考,要有担当意识,要有自我反省意识。艺术家只知名利是狭隘的,人都喜欢权利和金钱,但权利和金钱腐蚀著艺术。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有极可贵的担当意识,这是传统的重要部分。中正至大。人正笔才正,胸怀大了,笔墨自会不同。

我对中国画的热爱应该说是深入骨髓、与生俱来的。时至今日,一步步,一点点,冥冥之中我已成为一名职业山水画创作者。那种感觉是一种永远不知疲倦和随时都能燃烧的激情,是一种永远看不完也看不厌的美。

做一个有故事的人,你才能够画进去内容,才能画出“可居、可游、可赏”的境界,画儿才会有看头,更有读头。做一个纯粹的人,你才能够做到精致,才会有所讲究,经得起推敲,才会打心底里叫人欣赏和折服。

就笔墨而言,墨分五色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如果笔墨加上巧妙的虚实处理,就完美了。如果只谈笔墨是没有意义的,正如吴冠中所云“不讲形,笔墨等于零。”当然吴冠中是画西画的,所以用了一些画西画的语言,让一些画国画的误以为是否定国画,而引起公愤,口诛笔伐不在少数。但细想起来没有了虚实关系,一味黑乎乎地深抹真没啥意思,事实上也不是中国画想要的。往往实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表现的,恰恰是虚处更难掌握,或者说更不好表现。实是画的加法,虚是画的减法,是实的升华,而从加到减的过程是需要岁月的积淀的,是急不来的。画画讲究变化,好的作品中是有矛盾的,当然作为画家就必须要具备制造矛盾和消化矛盾的能力,作品不能太平庸无能,但同时也不能矛盾太多而不和谐。这个度的掌握恰恰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说到讲究,中国画就应该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它,你才能读懂它,进而发现它的美。就山水而言,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表现语言,讲究的是阴阳,局部有阴阳,整体也有阴阳,远近有阴阳,上下亦是阴阳,黑也可以为白,白又可以当黑,这不是故弄玄虚。这种辩证的处理,会让人很享受这个过程,而同时每一处又绝不允许有半点马虎。一方面要求你用笔要活,要大胆落墨,而另一方面你又必须细心收拾,这一张一驰会让人非常之痛快,这种感觉就像朋友之间可以两肋插刀,不拘小节,而回到家中“百善孝为先”,父母跟前我们又得做到孝而顺之,这不正是我们津津乐道的真性情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