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身为一名科学狂热者,为何没有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

2020-11-24 20:59:21 作者: 康熙皇帝:身

和数学有密切关系的音乐,也成了康熙的兴趣所在,为此,他委托南怀仁把葡萄牙神父徐日升请来,教他西洋乐器。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天资聪慧的康熙就可以独立演奏曲目了。

康熙对科学的兴趣,引起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关注。1688年,在南怀仁去世后,一批法国传教士被派到中国来,还带来了大量的科学仪器,康熙开始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

其中,白晋和张诚为皇帝讲授几何学和算术,向他解释天文和数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后来,康熙命人把他们的讲稿,整理成了满文本的《几何原本》,由康熙亲自作序。

康熙对课程的安排是:每日清晨,都有专人备马负责接送老师,晚上将其送回寓所。上午讲两个小时,晚上讲两个小时。如果遇上外出,也要带上传教士,以便不耽误学业。

为了康熙的学习需要,人们还特制了一张数学专用桌,上面画着很多数学表格,放置着一些立体几何模型。

1693年,白晋受康熙的委托,从法国招募来了更多的传教士。而每当康熙出巡见到传教士时,也要向他们了解外国的情况。

1697年,白晋回到法国,在撰写的《康熙帝传》中,极力夸赞了这个好学生。他说:康熙思想敏捷,记忆力强,有着惊人的自制力,学习专注而细心,有不懂的地方就直接提出来。尽管老师们每天早早的就来到宫中,康熙还是在他们到达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几何原本》,他至少读了20遍。

老师讲完后,康熙还意犹未尽,有时候会叫来几个皇子,给他们上课。在众多儿子中间,学习最认真、最系统的,就是三皇子胤祉。后来,胤祉负责了律历的编纂,参与了一些天文和地理的测算工作。

在传教士老师们的影响下,康熙的科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原创了学术论文《御制三角形推算法》和《积求勾股法》,现在数学上所说的“根、元、次”这些词,都是他创造的中文版术语。

康熙不仅注重理论研究,还乐于进行实践。他经常让人将一些天文仪器搬进御花园,用它们来观测天象。每次出巡、征战,康熙也会命人背上沉重的仪器,考察地形,勘察河流,研究农作物,并且详细记录下来。

除了西方进献的科学仪器,他还组织人制作其他仪器。如今北京古天象台的6件仪器,就是他那时候制作的。另外,康熙还指导了气象研究工作,在京城设立了很多个气象站,安排专人逐日逐月作记录,留下了珍贵的数据。

在康熙撰写的《康熙几暇格物编》一书中,《瀚海螺蚌甲》一文,就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观察,推断出了沙漠里的“螺蚌甲”之地,曾经是水乡菏泽。还有“雷声不远百里”这一条,是康熙利用声速对距离进行测量,最后得出的结论。这在皇帝中间实属罕见,俨然学霸一枚了。

03 科学益民

虽然最爱数学天文,不代表康熙偏科。事实上,他什么都学,西方传教士也什么都教。医学是他的另一大爱好,比如张诚、白晋,就曾经向康熙介绍过生理学、解剖学知识。而真正引起了康熙对医学的兴趣,还是他自己的一场生病经历。

40岁那年,康熙得了疟疾,在服用了很多中药以后,病情毫无起色。眼看皇帝就要不行了,有两位传教士献上了西药金鸡纳霜。结果使用以后,很快就痊愈了,康熙大喜过望。

神奇的西药,引起了康熙的浓厚兴趣,他立即让人在宫中设立了实验室,供传教士炼制西药。这个实验室,诞生过很多种药品,康熙不仅自己使用,还会赏赐给皇子大臣。

有一次,江宁织造曹寅也得了疟疾,向康熙讨要西药,康熙不仅给了他,还为他开出了详细的使用说明,可见康熙对西药的熟悉程度。

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这种病在古代基本上等同于绝症,虽然康熙幸免于难,不代表大多数人也能做到。因此,康熙决定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研究治疗天花的方法。

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告诉他,这种病在欧洲没人能治,但是在中国古代医学家那里,有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那就是“人痘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