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后世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2020-11-26 18:31:12 作者: 周世宗仅在位

唐朝灭亡后,由于没有了中央政权的存在,各诸侯王就纷纷崛起,形成了一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的局面,一时场面混乱,各家政权粉墨登场,百姓的日子却说不上好。

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大多都是骄奢淫逸,无所作为,只顾自己享乐的,但在这里边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五代时期后周的皇帝柴荣,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的话,这天下或许还轮不到赵匡胤来主持大局。

柴荣的一生也算是比较坎坷,本来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不曾想好景不长,很快就赶上了家道中落,连生存也困难的地步。

没法子,柴荣只好去投奔他的姑姑,幸好姑姑一家仁善,收留了他。

柴荣的性格天赋是自小就表现出来的,他的姑父见他为人忠厚,办事又细心谨慎,甚感欣慰,于是决定收他为吧"义子",把他当亲儿子一样教养长大。

为了生存,他走南闯北,贩卖茶叶,途中还学了一身武功和医术,也算是个全能型人才了。

可当时的国家实在太过混乱,生意也不好做,无奈之下,他只好和姑父一起投了军。

两人都不是池中之物,很快立下许多功劳,他的姑父当上枢密副史后,柴荣也被封为大将军。

有一句话叫功高盖主,后汉皇帝眼见着国家的人都在赞扬他们二人,内心越发不安,于是找了各种理由杀了郭家和柴荣的亲属。

后汉皇帝本以为这样可以震慑他们,却不想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他们二人,郭威一怒之下,揭竿起义带兵攻入开封,后汉直接被灭,之后郭威建立了后周。

郭威去世后,柴荣就继位成了后周的国主,他成为国主后,立志要改变天下的现状,"十年开拓天下,十年修养百姓,十年天下太平。"这是他给自己定的目标。

为此他殚精竭虑,为朝廷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知人善用,他选用官员不论出身,任何人都能够参加朝廷的官员选拔考试,对于有能力的他大举提拔,对于有能力却不得志的,他也敢委以重任,他求贤若渴,几年时间,就为朝廷选拔了大批人才。

他宴请官员吃饭,途中还感慨百姓的艰辛不易,想他不种一粒米,却还每顿吃几十种菜,号召大家不要铺张浪费,要懂得体察民生之苦。

他在位期间,对于吏治也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他加重刑罚,严惩贪官污吏,对于消极怠工,或者能力低下的官员出手也是毫不留情,该裁就裁,该贬就贬。

他还广开言路,善于听谏,为了能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他甚至亲自命题《为君难为臣不易》《平边策》,要求大臣们必须写策论给他看。

如果看到他十分认同的观点,他就会去付诸实践,就像大臣王朴所写的《平边策》,他深表认同,认为他在文中表达的"先易后难"的观点非常有道理,然后他就去做了。

在经济上,他也没有落下,登基第二年,他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令,给逃离田地的逃户设置了回归年限,到时间不回,这地便要分给别人。促使农户回归田地,还有那些曾经荒废了的田地,他也让人重新开垦,种上粮食。

为了让经济得到复苏和发展,他还下令让一些州的军队,解甲归田,回乡务农。

五代十国时人们对佛教的推崇已经到了一种风靡的状况,全国上下到处都是寺庙,许多人都选择出家当和尚去了。当和尚不用种地,且寺庙这一类建筑是不用缴纳税收的。

寺庙的建立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金钱,而出家的和尚也不再种地,使得全国的劳动力急剧减少,柴荣就下令限制寺庙的发展,并对出家的条件作了严格的规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