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清康熙年间的位极人臣,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对康熙晚年决策影响很大。作为汉臣能够在清朝达到如此地位甚是不易,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虽遂多次遭众臣弹劾,言语攻之,但康熙依旧均以其贡献保之,未降罪。
李光地出生在书香世家,甚有教养,且五岁时便从师学习,聪颖过人,能对文章。少年时期李光地常研究经史等书,在他二十二岁的时候参加乡试便一试中举得到主考官的赏识,后中进士为编修,后回乡省亲,人生开始出现转折点。
回乡那年,吴三桂反清之战开始,靖南王和定南王起兵响应,“三藩之乱”开始成型,而在福建的靖南王便多方收拢人才为己用,李光地自然收到抗清一势的逼降和收拢,本轻率投降但在友人陈梦雷的劝解下前去密报朝廷,献上“蜡丸疏”,成为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为康熙赞许,但李光地却将这功劳揽为己见。
李光地在任巡抚时开河道引运河,兴修水利,不仅滋润田地还使得洪水不再泛滥,且多次赈灾,造福了百姓,且为国库财政和考场作弊之事均有一番贡献。
遂李光地深受他人嫉妒,犯了一点错就会被他人弹劾,但皆因受宠不被责怪。后陈梦雷献李光地丑行给康熙,却不影响康熙对李光地信任,还是任其原官,此后李光地开始步步高升,任翰林院学士、礼部侍郎等,后以母亲病逝告假,康熙悬空朝廷之位等他复职。
李光地晚年甚得康熙倚重,被任命为文渊阁大学士时已经六十高龄的人,虽有报效朝廷之心但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加上晚年的李光地和康熙帝关系甚是亲密,康熙多倚重他,常与他交谈朝政之事。而因劳累和身体渐虚弱,便疾病不断,恶疾常困扰着他,他便多次向康熙提出辞官回乡养老的请求,但康熙不舍谋士离去,对其甚是体贴关照。
后来他被准许放假两年,但不到一年,康熙便催促他回京辅佐,当时李光地已经七十六岁,疾病未痊愈的他复职不过一年的时间便病逝。1718年,77岁的李光地病逝。
李光地死后被送回家乡,其墓位于安溪县,是为石头构成的,外观是一个“风”的字形,不幸的是李光地墓的墓碑等在1958年的时候被毁坏,近年,其后代方修缮,墓碑得以恢复。且传说晋江一代又李光地墓,且该村有许多李姓人家,但此墓还未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