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终能够起义成功,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这与自己的努力脱不了关系,当然也离不开他起义过程中的众多将领谋臣的出谋划策,奋勇杀敌,大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最为出名的有四位,然而却无一善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最终凄惨收场呢?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看看这四位的经历吧!
1.李善长
李善长作为一名文臣,最终在论功行赏时能够得以成为“开国六公”中的一位,其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李善长智谋深远,为朱元璋的战斗提供了大量的计谋战略,使其能够一往无前,其才智在当时的众人看来堪比汉高祖刘邦身边的萧何,在朱元璋心中,李善长的才能比萧何更甚,这样一名大功臣,在功成名就后开始变得傲慢,居功自傲,甚至对朱元璋都有所怠慢,朱元璋对他的恩赐在他看来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态度让朱元璋对其慢慢反感,最终在告老还乡后还因为牵连进胡惟庸谋反案而被诛杀,晚年不保。
2.刘伯温
刘伯温天资聪颖,在朱元璋起义建国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时的陈友谅队伍庞大,气势恢宏,曾经想要与张士诚一起攻下朱元璋的队伍,两人平分江山,此时的朱元璋队伍大多数都吓破了胆子,劝朱元璋投降的不在少数,是刘伯温分析出陈友谅的性格,指出目空一切的陈友谅是可以战败的,诱敌深入方可破解,朱元璋也是听从了刘伯温的建议,最终攻下陈友谅的队伍,极大的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在朱元璋心中,刘伯温堪比刘邦身边的张良,然而,拥有大智慧的刘伯温却被隐藏在李善长的光辉之下,在大明朝建立后,分封功臣的时候,刘伯温只得诚意伯,一年后被朱元璋恩赐回乡养老,低调至此的他最终没能逃脱朱元璋的猜忌,在患病后被派遣来的御医一副药方最终害了性命,他在吃了御医开的药后病情加重,疼痛难忍,想要朱元璋帮助自己讨回公道,却被朱元璋三言两语劝了回来,由此可见,这一切都是朱元璋的授意,不知已经回乡养老的刘伯温何以引得朱元璋如此忌惮。
3.徐达
徐达与朱元璋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两人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刚刚起义征兵时,便率先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之后征战多年,屡建奇功,为朱元璋减轻压力,帮助他打下了一片大好河山,在起义之初,起义军众多,互相各有不服,有一次朱元璋更是被对方抓走,是徐达提出用自己换朱元璋,以此保住朱元璋,也化解了当时的矛盾,之后的陈友谅同样是徐达带兵打败,之后带兵北上,攻克大元都城,彻底灭了元朝,帮助朱元璋开辟了大明朝,之后的数年间更是率军平定叛乱,保卫大明朝的疆土不受侵犯,可以说是朱元璋最坚固的后盾,然而天妒英才,如此勇猛的徐达最终却因得了背疽而病重过世。
4.常遇春
常遇春同样是农民出身,自小就有伟大的志向,不甘心一生为农民的他用劳动换取跟人习武的机会,这一做法为他后期的成就奠定了基础,元朝末年,百姓苦不堪言,后来为了生存,常遇春上山为盗,以求得生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不甘现状的常遇春再次寻求转机,直至遇到朱元璋,自请加入朱元璋的队伍,随后勇猛能战的常遇春步步高升,直至元帅,当时的常遇春一直是徐达的副将,各个战役都有参与,同样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不等功成名就,在北上伐元的过程中,常遇春不幸染病身亡,这是朱元璋的遗憾,为了感念常遇春,在大明朝建立,论功行赏的时候,朱元璋把“开国六公”其中一个本该是常遇春的位置给了其儿子常茂。
至此,四大功臣过世,朱元璋的王朝却得以稳固,不得不说,最可惜的就是刘伯温了,以他的贡献,“开国六公”本该有他的位置,结果最终却连常茂都不及,拥有大智慧,帮助朱元璋甚多的刘伯温最终没能逃脱朱元璋的忌惮,被毒害身亡,哪怕心寒无比,至死却都还在想着帮助朱元璋巩固政权,为其出谋划策,一代英雄就此陨落,可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