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风流:造船业领先世界,差一点就开启了中国大航海

2020-11-28 02:24:37 作者: 南宋风流:造

能载数百人的船,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为当时还是木制船,还是帆船。全靠大自然的力量开船,能载这么多的人,是相当不容易的。

南宋有惹如此描述木兰舟描写如下:“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又大食国更越西海,至木兰皮国,则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或不遇便风,则数年而后达,非甚巨舟,不可至也。”

主要意思就是说,船很大,有的船甚至在上面养猪;有的远洋船更大,能载上千人,船上还可以买卖东西。或许相当于现在的邮轮吧。

还有一种运粮船,比普通的船运载量更大,可以运载上万担的粮食,即达到了500吨以上。这种大船,在古代就是庞然大物了。

南宋的船设计一流,安全性也是当时最高的。

在对外贸易的海船中,那些船员都愿意使用南宋造的船,乘员也愿意乘坐南宋造的船,因为南宋的船在当时是最安全的。当时海船的设计是尖底船型,头尖尾方,船身扁阔,截面是一个“V”字型。据资料显示,这种面宽底尖的海船,吃水深,稳性好,不畏风浪,而且容量大,可以装载大宗货物。在遇到侧面刮来的风时,横向移动也较小,甚至可以开顶风船。其次是它的多重板结构,即船壳板不是单层的,而是用二层或三层板叠合的。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尖底造型的船壳弯曲多,弧度大,采用多重板建造,不仅取材和施工(包括维修)较容易,而且使船壳坚固耐波,经得起狂风巨浪的冲击,有利于远航。而且板缝之间用麻丝、行茹、桐油灰腻密。

当时的船还有一个特别先进的设计,那就是水密舱的设计。这种设计是在当时世界上据最领先的地位。后来由马可波罗将这种造船设计介绍到了西方。水密舱就是由隔板将船舱分格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个的仓区,特别是吃水线以下的船舱。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当个别船舱进水的时候,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船舱。这样就会有机会进行修补破损的地方,使船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如果没有水密舱的设置,一处进水,整船遭殃。水密舱的设置,也是中国人在造船技术上的重大贡献。

航海导航技术非常先进。

在南宋时代,商船已经普遍使用上了指南针,这样就不会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在宋朝以前的航海导航,主要使看天象,依据天上的星体辨别方向。南宋的指南针精度已经很高了,在航海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航海技术的重大贡献。在当时,还出现了海道图,也就是形成了固定的海上交通航线,为航海的安全性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宋朝的船只曾航行到了绿衣大食的港口。当时宋朝的士兵们装备精良,驾驶着船尾装有方向锚的大型船只,当时就是通过指南针指明了航行的方向。

指南针也为西方后来的大航海时代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尾声感言:

时光已逝千年,那些大大小小的船只航行在千年前的时光,那么耀眼,也让今天的我们那么心痛。今天的我们经济又开始了极大的发展,大大小小的船只又开始来往于世界各地。就同千年前的那个时代一样,西方的那些野蛮人又嫉妒起了我们的繁荣。只有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保障我们的经济繁荣,否则只能为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