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之思于文人士大夫,传统儒家子弟的道德修养

2020-11-28 11:15:19 作者: 家国之思于文

1、嵇家之子的未来

嵇康在嵇绍十岁之时而亡,嵇绍十岁而孤,可谓非常凄苦,可能在常人看来,嵇绍的未来已然被毁。但是事实却相反,年少丧父的嵇绍不仅没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反而在山涛的照顾培养之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士人在前文提到嵇康曾拒绝了山涛的出仕请求,并且与山涛绝交,但是现在却选择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山涛。由此可见,山涛在嵇康的心中其为人是出类拔萃的,另一方面由于山涛被司马氏重用,因此有山涛在,也可以保全儿女姓名。

嵇绍

而山涛却是没有辜负嵇康的所托,嵇绍在山涛的抚养以及教育之下,日渐出类拔萃,成为同辈之间的翘楚。嵇康的死,使得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嵇绍的肩头,但是由于有山涛的抚养,嵇绍不仅仅可以尽心照顾母亲,而且也得以认真学习。嵇绍虽然少孤,但是在山涛等人的带领下,饱读诗书,勤奋好学,通晓经义,识得音律,颇具嵇康的风流。

晋惠帝

成年后的嵇绍,因为嵇康的缘故并未出仕,但是山涛的劝说,告诉了嵇绍世间万物变化流转的道理,曹魏已经过去,现在是晋朝。于是嵇绍便答应出仕,嵇绍为人正直,颇具大才,不久便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升迁为侍中,成为了皇帝近臣。嵇绍的仕途本应一帆风顺,然而嵇绍却遭遇了八王之乱,在战乱中保护皇帝而亡。

2、嵇绍之死——儒生的道义追求

嵇绍的死一直具有很大争议,嵇绍身为皇帝的近臣,需要经常陪同皇帝出行、传达旨意等。八王之乱中,朝廷的军队打败,当时的成都王、河间王等率军攻进都城,大肆掠夺。而当时的皇帝晋惠帝则在嵇康等人的护送下匆忙逃出了都城。

八王之乱

然而朝廷的军队已经被打散,各地都是叛乱的军队,护送在晋惠帝身边的大臣、卫兵等看到皇帝大势已去,纷纷逃命,晋惠帝身边的臣子所剩无几,唯独嵇绍依旧守在晋惠帝的身边。而嵇绍也为了保护晋惠帝被叛军乱箭射杀。

等到叛乱稍稍平息,众人找到晋惠帝的时候,看到晋惠帝狼狈不堪,身穿的衣服上都是血迹,于是近侍们便要给晋惠帝换取衣服,清理衣服上的血迹。但是晋惠帝却不让,言出:"此嵇侍中血,勿去。一位曾言:何不食肉糜的痴呆皇帝,尽然也为嵇绍的死潸然泪下,可见嵇绍心之忠,在众人弃下皇帝而去之时,唯有嵇绍护在了皇帝身边。

1、嵇绍之死的争议

前面提到嵇绍的死很有争议,并不是说嵇绍因何而死有争议,而是其是否死得其所。嵇康与嵇绍的死,都和司马氏家族离不开关系,嵇康因为不与司马氏合作而被杀,可以说司马氏是嵇绍的杀父仇人;但是嵇绍又偏偏为司马氏而死,这在常人看来实为不孝。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这在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古代,嵇绍这种行为,可谓是完全违背了嵇康的遗愿。嵇康之所以慷慨赴死,是因为其不愿意事二主,在嵇康眼中司马氏篡权夺位,实为不忠,而儒家礼教所在其内心形成了忠孝观,使其不愿违背自己的操守。如果按照这样来看,嵇绍则是违背了嵇康的意愿,他不仅出仕为官,甚至还为了保护晋惠帝——自己的杀父仇人的子孙而死。

曹氏父子

因此很多人就认为嵇绍这样做是不孝之人,忘却了自己父亲嵇康的死。如果站在儒家学说的忠孝观上来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嵇康之死,是为君臣之道;嵇绍之死,亦为君臣之道。山曾对嵇绍说,世间万物流转,曹魏所所处的时代已然过去了,嵇绍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去有所作为。

2、忠孝之辩——儒家士子最高道义的追求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嵇康的道德品行在嵇绍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继承,一种对自身所追求的儒家道义的完美诠释。身为儒家子弟,嵇康和嵇绍都在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态度在恪守着自己内心世界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