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之思于文人士大夫,传统儒家子弟的道德修养

2020-11-28 11:15:19 作者: 家国之思于文

竹林七贤,有人出世,有人入世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其实每一个儒家子弟都有一份行为处事的标杆,但是真正可以将这个衡量标准延续下去的少之又少。嵇康和山涛之间便是最为明显的比较,山涛之所以选择为司马氏效力,无非是生存所需,身为儒家士子,山涛并非没有自己的德操,只是生死之间,山涛选择了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去,才有无限的可能;而嵇康则是那个愿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偏执者,他最终用生命维护了自己所尊崇的道义。

八王之乱成都王司马颖

嵇绍同样如此,一同出逃的皇帝随行队伍中,有的人逃了,有的人叛变了,唯有嵇绍选择跟随晋惠帝,并且不惜因此而死。嵇绍的死,不是为了晋惠帝,也不是为了晋朝,他的死,是用鲜血告诉那些反叛之人——道义不可破。一个优秀的儒家道德继承者,他心中的是非,在这个时候展露无遗,嵇康父子的死,是对那些谋权叛逆之人无情的鞭挞以及嘲讽。

总结:对于嵇绍为保护晋惠帝而死,人们往往认为嵇绍不孝,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嵇康的死,其本质上并非是对司马氏的不满引起的,而是嵇康对自我要求的一种展现。身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心中所包含的不是"生与死",而是"是与非"。这些都在无时无刻提醒着他,自己坚守的是那份纯粹的道义,嵇绍则成功的继承了嵇康的精神。他们选择坦然赴死,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实现自己道义追求的方式,在他们眼中,自己追求的道义远非一时的名利可比。

参考资料

《日知录》

《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