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是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和居住的地方,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和强烈的精神感染,从中凸显出皇帝无上的权威。在我国,宫殿是古代最重要的建筑形式。殷商时期就已经有宫殿建筑,秦统一六国后,更是建立了大批的宫殿建筑,从此以后宫殿建筑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著名的宫殿建筑有:西汉的长乐宫、未央宫,唐朝的大明宫等,我国现存的最宏伟壮丽的、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宫殿。
我国的宫殿建筑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宫殿一般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包含许多不同功能的建筑;第二,在布局上,强调“中正无邪”,最重要的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他辅助性的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他辅助性的建筑则建在两侧;第三,都城和宫殿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宫殿的布局往往扩大到整个都城,从而进一步凸显出宫殿的重要地位。
纵观宫殿建筑发展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春秋至唐代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宫殿一般建在都城内,宫殿的一边或者两边靠着城墙,或者宫殿傍着城墙的一边或者一角建在都城外,也有分建两座城的。这一类型的宫殿有:临淄的齐国故城、西汉的长安城、东汉和北魏的洛阳城、隋唐的长安城和洛阳城等。第二个阶段自北宋起,这一阶段的宫殿建于都城中,四面被都城包围,如北宋的开封城、元大都、明中都、明清北京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