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擅长炒作和包装,所以灵活的经商思路都是最重要的生财之道

2020-12-20 13:43:28 作者: 古人也擅长炒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白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本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袁枚虽本身不肯触及官场,可是却有着独特的政治眼光。他曾经在和珅、和琳兄弟年幼的时分,写过这样一句话,“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后边事实证明,和珅成为乾隆身边榜首红人,和琳则成为闻名将领,官至一等公爵。

袁枚虽不是大清首富,但他肯定是其时最拿手炒作和包装的生意人。

乾隆十三年,在江宁任上的袁枚,花了三百两银子,置办了一处园子。这个园子尽管卖的廉价,但绝不一般,它正是曹寅的新居,也是曹雪芹笔下大观园的原型。江宁的同僚纷繁夸袁枚有生意脑筋,觉得他行将迈向房地产职业。

不过,袁枚却表明道:“不不不,你们的主意太保守,我置办这处地产,绝不是为了盈余,反而会免费对外敞开。”世人对袁枚的做法疑问不解,纷繁觉得此人的脑子秀逗了,不然,怎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在袁枚创业之初,他将绝大多数出资都用在翻修随园上,在修好之后又将好端端的围墙撤除,让游客自在收支随园。袁枚之所以这么做,便是为了打出随园的招牌,让一切人都知道江宁城有这样一处风景秀丽的人工景象,并且,仍是免费的。

新修的随园,大门向大众敞开,四周并无围墙。不管是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仍是奇峰怪石,均对外敞开。南来北往的客商,纷繁来到随园中游憩,在这儿度过了闲适的韶光。随后,袁枚邀请了几十名老实巴交的当地农人,让他们来到园林中打理花草树木,并在空地上栽培有机蔬菜。

从这今后,袁枚的公园又有了菜市场的功用,来自各地的人都能在宅院里买到无公害的蔬菜。由于随园的土地肥美,加上栽培蔬菜的老大众十分勤奋,所以种出来的蔬菜卖相绝佳,让每个菜农都赚得盆满钵满。当然,这些菜农需求依照出售品类和货摊,向袁枚交纳一笔管理费。

相似的运营形式,各位是不是适当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袁枚具有近乎现代商人的运营理念,他将宅院里的每一处都印上了归于自己的标签,在随园中购买了花卉、蔬菜的人,都认准“随园出品”的专属标识。其实,花卉与蔬菜全国各地都有,凭什么袁枚的随园里卖的那么贵,还有那么多顾客光临?便是由于这种品牌效应的原因。

顾客所购买的产品都是从随园中产出的,所以杜绝了买到假货的危险。除此之外,来到随园里进行蔬菜、花卉运营的商户,他们产出的东西能够直接售卖给顾客,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尽管袁枚会抽取一笔不菲的管理费,但比较于随园所带来的品牌效应,这笔管理费反倒显得微乎其微。

袁枚的敞开式公园变得众所周知后,他便写下了一本《随园食单》。这种方法,有点像是现在的饭馆老板在自媒体上发布了自家反观的Vlog。经过这部精彩的美食书,袁枚顺畅地推销了自家厨子烹调的美食,激起清朝老饕的口腹之欲。

再加上,袁枚所运营的饭菜食材都是取自随园,一切原材料都是最精美的,所以那些寻求质量的客户更是对袁枚的馆子趋之若鹜。袁枚十分了解顾客的心态,也对饮食气氛进行了深入研究。

每当随园有客人拜访,袁枚都会让下人将餐桌放在园中风光最好的亭台里,还组织自家蓄养的美娇娘为门客伴舞,让来到随园做客的客人们吃得适意,吃得高兴。满清从不乏手里不缺银子的八旗子弟,所以袁枚的生意分外火爆,门客们适当舍得在随园里花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