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鳌少保,岳飞岳少保,历史上的“少保”是什么官职?

2020-12-20 14:31:40 作者: 鳌拜鳌少保,

在古装电视剧中,“少保”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官职。在宋朝时期,岳飞以平杨么之功加封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后又升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因而,岳飞又被后人称之为“岳少保”;到了明朝时期,在成功护卫京师之后,于谦被明朝加封少保,所以,于谦则被称之为“于少保”;而到了清朝时期,鳌拜也曾被加封为少保一职,所以鳌拜则被称之为“鳌少保”。那么,问题来了,岳飞岳少保,于谦于少保,鳌拜鳌少保,这儿的“少保”是什么意思呢?

首要,就少保这一官职,原本归于“三公三孤”的规模。早在周朝时期,三公别离指: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别离指:少师、少傅、少保。在建立之初,“三公三孤”都是位置十分高的官职,乃至能够说是位极人臣了。比方太师、太傅、太保,在大部分朝代都是一品官职了。一起,除了“三公三孤”之外,历史上还具有''东宫三师''和''东宫三少”的官职,以此来辅佐太子。

一方面,''东宫三师''是指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值得注意的是,就太子太师和太师之间,是有差异的,也即前者是辅佐太子的,后者则是辅佐皇帝的。另一方面,''东宫三少”则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的总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少''即副的意思,也即''东宫三少”是''东宫三师''的副手。关于岳飞、于谦、鳌拜等人加封的少保,实践上便是“太子少保”的意思。

在建立之初,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都是担任维护太子安全的官职。可是,自隋朝和唐朝开端,''东宫三师''和''东宫三少”的官职,实践上现已逐步变为加官了,也即不管是太子太保,仍是太子少保,亦或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实践上不一定便是要真的去教育和辅佐太子,而更多的是用来提高大臣的官职等第,并作为一种荣誉称号,或者是某些大臣逝世后,朝廷或许追封为太子太师、太子少保这样的官职。

举例来说,岳飞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一职,并不是要求岳飞来护卫太子的安全,究竟岳飞常常在外领兵作战,底子没有时刻和精力来管皇宫内的业务。进一步来说,在许多朝代,常常没有册立太子的时分,就用太子少保之类的官职来嘉奖大臣。

在宋朝时期,''东宫三师''通常是宰相、亲王的加官官衔,比方北宋名相司马光,就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这儿面的太子太保为正一品的官职。而''东宫三少”则是从一品的官职,也即岳飞加封的太子少保,意味着岳飞的官职等第提高到了从一品。再比方和岳飞同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曾被南宋朝廷加封为太子少傅。

到了明朝时期,依据《明史•职官志》的记载: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因而,于谦在加封少保之后,官职等第为正二品。当然,关于于谦来说,太子少保仅仅加官,其原本的官职是兵部尚书,也即太子少保是虚职,而兵部尚书是实职。假如只要太子少保这一虚职,显然是没有什么权利,仅仅位置较高罢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明朝时期,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则被加封为太傅、太师等官职,这促进张居正的官职等第,更在于谦之上。

清承明制,在清朝时期,''东宫三师''和''东宫三少”作为加官的状况,依然是十分遍及的。除了鳌拜之外,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珅以军机大臣身份加封太子太保,所以这个时分,和珅也能够称之为和少保。到了清朝后期,李鸿章逝世时,就被追赠为太傅。而同为晚晴中兴四台甫臣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也被追赠为太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