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事且充满,愿为持竿叟。
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诗人泛舟若耶溪,滋生出无限幽丽的情味。
在若耶溪上,驾一叶扁舟,随溪水和晚风前行,走进生疏的岩壑和溪口,触目所及,山外繁星、水上的轻烟、林间的皎月都能与自己的心灵破例,带来新的美感与惊喜。
《唐诗归》: 谭云:妙语浮出,如不尽心手者。
秦韬玉 :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罕见词采,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其时有权势的 宦官田令孜,充任幕僚。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贫女》
陋屋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风格,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别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借贫女想抒情自己的不平缓慨叹,怜惜贫女,实为表达自己不为世用的愤激和不平。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别人作嫁衣裳”这最终一呼,以其广泛深入的内在,稠密的日子道理,使全诗蕴有更大的社会含义。
《鉴诫录》: 李山甫有《咏贫女》,全国称奇,秦韬玉之诗意转殊妙。
郑畋【tián】: (825年-887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
《马嵬坡》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皇帝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这首咏史诗谈论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在马嵬坡,唐玄宗不得已赐死了杨贵妃,古往今来,许多人责备唐玄宗不念情义。可郑畋却以为:正是由于赐死了杨贵妃,才处理了战士哗变,唐玄宗才得以逃到四川,最终比及唐王朝的妙手回春。
如若像陈后主相同,不知安排戎行反抗,也不肯扔掉宠妃,那么,景阳宫底又会是何人呢? 在事出危险之际,以大局为重亦是一种挑选。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唐人马嵬诗极多,唯此诗深得温柔敦厚之旨。
韩偓: 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
《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气候未寒时。
这是一个精巧的卧室。青绿色的栏杆外绣帘垂挂,猩红色的屏风上画着带枝的花卉。龙须草织的八尺大席上铺着方形锦褥,气候现已开端转凉却还并无寒意。
通篇没有一个字触及“情”,乃至没有一个字触及“人”,配上床席、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图的烘托,主人公在深闺孤寂之中巴望爱情的情怀,也就隐约可见了。
《唐人绝句精华》: 《已凉》一首如写意仕女图,古今传诵以此。
张乔 :(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其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文人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抒情了诗人夸姣的希望。边塞无事,军旅日子安定,昭君墓春风吹拂,梁州风和日丽,还有游客到这儿参观。
全诗表达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 气韵直贯而又有波澜起伏,运笔如高山流水,飞跃直下,而又回旋跌宕,回肠荡气,神韵无量。
俞陛云: 此诗昂首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有抑扬。亦高格之一也。
薛逢: (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谈论激切,屡忤权贵,故宦途颇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