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准则开端源于满人(女真人)的打猎安排。最开端只要两个旗,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所领的黄旗和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所领的黑旗。后来因为黑旗在夜间不方便区别,所以就改成了蓝旗。
跟着努尔哈赤实力的扩展,旗下人口不断增多,为了便于管理,所以又增添了一个白旗,由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担任旗主。
后来,形势发生了严重改动。舒尔哈齐和褚英都相继获罪被处死。努尔哈赤将本来的三旗改为黄、白、红、蓝四旗。不久后,又在四旗的基础上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至此,八旗准则开端构成。
八旗的第一代旗主分别是:努尔哈赤担任正黄旗、镶黄旗旗主;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和代善的两个儿子岳托、硕托担任正红旗、镶红旗旗主;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担任正蓝旗旗主;努尔哈赤侄子(舒尔哈齐之子)阿敏担任镶蓝旗旗主;努尔哈赤八子皇太极担任正白旗旗主;努尔哈赤之孙(褚英之子)杜度担任镶白旗旗主。
八旗旗下的单位称为牛录,每个牛录有三百人,原则上每旗应有二十五个牛录。可是实践上,每旗的牛录数量都不相同,并且随时会调整。努尔哈赤在位时期,八旗牛录数量大致为:正黄旗四十五个牛录,镶黄旗二十一个牛录,正红旗二十五个牛录,镶红旗二十六个牛录,正蓝旗二十个牛录,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正白旗二十五个牛录,镶白旗十五个牛录。
天命八年(1623年),其时努尔哈赤现已六十多岁了。所以他将自己亲领的两黄旗大部分颁发他和大妃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儿子,即阿济格(18岁)、多尔衮(11岁)、多铎(9岁)。其时正黄旗和镶黄旗通过调整,各自具有三十个牛录。阿济格领正黄旗十五个牛录、多尔衮领正黄旗十五个牛录、多铎领镶黄旗十五个牛录,剩下镶黄旗十五个牛录仍旧由努尔哈赤亲身统领。一起,努尔哈赤还清晰表明自己逝世后,由阿济格担任镶黄旗旗主,多铎担任正黄旗,另赐一旗给多尔衮。
因为通过此次分配后,镶黄旗成了努尔哈赤仅有亲领的旗,所以镶黄旗也被称为头旗,并且在尔后一向被称为八旗之首。
努尔哈赤逝世后,皇太极在世人支持下继位。皇太极将镶白旗旗主改为他的长子豪格。一起,为了表现黄旗“国主之色”,皇太极将归于他们父子的两白旗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两黄旗进行对调。不过所改动的仅仅是称号和旗帜,各旗旗主所统领的人事关系并没有改动。
天聪九年(1635),有人揭发现已逝世的原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德格类谋反,皇太极趁机掠夺了莽古尔泰、德格类一门的旗权,并调任豪格担任正蓝旗旗主,两黄旗则由他亲身统领。从此,八旗构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式。上三旗作为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直接统领。
清朝入主中原后,多尔衮成为满清第一号人物。小皇帝顺治(皇太极第九子)对他又恨又怕,无法地敬称他为皇父摄政王。
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诬害豪格,将其坐牢。一起,他调任多尼(多铎次子)、阿济格代替豪格成为正蓝旗旗主,而他自己则担任正白、镶白两旗旗主。此外,他还将正蓝旗调出上三旗,将自己的正白旗调入。尔后,上三旗和下五旗未再变化。
多尔衮身后,顺治皇帝总算意气昂扬对身后的多尔衮进行了清算,本因由多尔衮所领的两白旗也从头易主。正白旗作为上三旗之一,收归皇帝自己统领。镶白旗则由豪格之子富绶担任旗主。
尔后,八旗的格式为:皇帝统领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礼亲王(代善世系)统领正红、镶红两旗;肃亲王(豪格世系)统领镶白旗;豫亲王(多铎世系)统领正蓝旗;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之子)统领镶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