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魏晋南北朝|张僧繇·创新大师

2020-12-22 09:43:21 作者: 国画-魏晋南

“手不搁笔”“苦学成才”,孜孜不倦、脚踏实地,“惟公及私,手不搁笔,数纪之内,无顷刻之闲”

张僧繇放在我国约两千年的绘画史上,他确实是一位不管艺术造就仍是后世影响均可与顾陆混为一谈的我们,他被后人公认为“六朝四我们”之一——其他三位是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也是“画家四祖”之一——其他三位是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唐代的吴道子。张僧繇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也是一位十分勤勉刻苦的画家,“惟公及私,手不搁笔,数纪之内,无顷刻之闲”(姚最《续画品录》),所以隋唐人才得以从他留于梵宇中的很多岩画学习,敞开一个鼎盛的新时代。张僧繇的这些岩画不只影响了唐人绘画,也影响了雕塑,唐代最著名的画家吴道子和最著名的雕塑家杨惠之都曾承学于他。

张僧繇是吴中(今姑苏)人,首要活动于6世纪上半叶的梁朝,曾出任梁武帝朝直秘阁知画事、右军将军、吴兴太守,家世身世以及生卒年月都没有史料记载,可见他身世普通家庭,而史猜中说他“手不搁笔”“苦学成才”应该不假,这种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派头契合一个毫无布景又一飞冲天的宗师形象。

秘阁是古代皇宫收藏宝贵图书和书画奇迹的当地,从“直秘阁知画事”的官名可见,他的宦途正是得益于绘画方面的专业技能

南朝·梁 张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12世纪仿本 部分)

张僧繇的宦途并非起于梁武帝时,在南朝齐时,他现已颇有画名。

毫无疑问,没有任何布景的张僧繇由于高明的绘画技艺在其时就博得了广泛的美名,而且这善画之名不只撒播于社会,更是“上达天听”。

梁武帝萧衍称帝之后,七八个儿子大都被派往国土一方作为封国国主,天长日久父子不得相见,而作为一个文人皇帝,多情的萧衍又常常牵挂他们,传闻张僧繇作画不但能像其形更能传奇神,便召他来画。

这对张僧繇来说是可贵的时机,他当然比其他差事更用心百倍,而成果也十分令人满意,梁武帝“览之若面”,尔后便常常看着这些王子画像以慰念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