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朝的异姓王:有复兴李唐封王,更多的是藩镇割据封王

2020-12-24 00:03:11 作者: 浅谈唐朝的异

凌烟阁

以郭子仪、李光弼等为代表的的名将平定了安史之乱,完成了唐王朝的中兴;以哥舒翰、仆固怀恩、段秀实等为代表的名将的主战场在唐朝的西部边境,为保护唐帝国西部边境的安靖,反抗吐蕃、阿拉伯等国家的侵略做出了卓越贡献。

唐朝西部态势

唐玄宗控制后期,耽于吃苦,宠信奸臣,总算爆发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自此之后,唐王朝内忧外患不断,有西部吐蕃、阿拉伯帝国的侵略,有内部繁镇割据和农民起义等原因,有以上为保护唐王朝控制做出重要贡献的名将,更多的是趁机做大,皇帝不得已封爵的异姓王,如安禄山的东平郡王、史思明的归义王等。

安禄山

中唐之后到晚唐,繁镇割据愈演愈烈,异姓封王或自称为王的数量越来越多,唐德宗时期呈现了南平郡王李希烈、雁门郡王田承嗣,西平郡王李晟等。晚唐时期,当地军阀更是不承受中心的领导,自称为王的比如不计其数,比较有名的有: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岐王李茂贞、蜀王王建等。

朱全忠

中唐和晚唐时期异姓封王的原因是当地割据,尾大不掉,中心政府现已无法掌控形势。唐朝前期的封王数量比较其他朝代也是比较多的,但此刻封王是因为唐王朝立国不久,国力较弱,为了撮合当地割据实力和异族领袖,将他们封爵为王,比较有名的有吴王杜伏威、燕郡王罗艺、彭城郡王刘季真、怀化郡王阿史那思摩、北平郡王阿史那钵苾等。

唐太宗

唐朝初期,经过封爵异姓王撮合了人心,唐朝内部和周边环境趋于安稳。跟着唐朝国力的提高,封王的数量有所削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诸多名臣名将也只要宗室李孝恭封王,如李靖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也没有封王。所以能够看出异姓封王与中心政府的实力和皇帝的控制方针是休戚相关的。

李靖

异姓封王本就是皇帝十分忌讳的工作,所以皇帝一般都会比较慎重。唐朝封王数量如此之多反映出唐朝处于战役时刻的持久和唐朝繁镇割据的严峻。对外战役多,所以将军多有战功得以封王。繁镇割据严峻,中心无法掌控所以异姓王越来越多。唐朝藩镇割据愈演愈烈,最终也被梁王朱温树立的后梁所替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我们好,我是@,一个前史爱好者,空闲之余,跟我们讨论一下前史,一起学习。欢迎重视!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