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朝的异姓王:有复兴李唐封王,更多的是藩镇割据封王

2020-12-24 00:03:11 作者: 浅谈唐朝的异

从商鞅变法开端秦国开端实行郡县制,至公元221年秦始皇一致全国,承受李斯的主张,废分封,置郡县。始皇帝嬴政没有让赢氏后代或功臣列土封疆,而是挑选了加强中心集权。秦一致六国仅十五年,严格的惩罚和沉重的徭役让一般民众苦不堪言,陈胜吴广举起抵挡的大旗,一时之间群雄并起。沛县人刘邦在群雄逐鹿和楚汉之争中取胜树立汉朝。

汉朝立国之初学习秦朝的经历,采用了分封和郡县并行的准则。最初带资入股的英布、彭越和在楚汉之争立下大功的韩信等七人被封为王。后刘邦连续消除了自己分封的异姓诸王,并封刘氏后代为王,以图拱卫京师,连续刘氏江山,并与朝臣杀白马盟约“非刘氏而王者,全国共击之”。

自此之后,只要皇帝本家的后代可封为王,异姓王不再多见。至隋唐时期,呈现的异姓王多为篡位做准备的封爵,异姓封王基本上都是篡位的先兆。但唐朝、宋朝、和明朝呈现了许多异姓封王的状况。但与宋朝和明朝将逝世功臣追封为王不同,唐朝有许多生前就被封王的人。

今日@下吕居士就来谈谈为唐朝立下赫赫勋绩并封为王的异姓功臣。本文不列军阀和割据自称为王的状况。异姓封王

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

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是李唐得以复国的五位功臣,被称为五王或唐复国五王。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五人发起神龙政变,强逼武则天退位,并拥立太子李显为帝,李唐神器得以康复。李显即位后封爵五位功臣为郡王:汉阳郡王张柬之、平阳郡王敬晖、博陵郡王崔玄暐、扶阳郡王桓彦范、南阳郡王袁恕己。所以神龙政变也被称为五王政变,但唐复国五王的下场并不好。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让韦后参加朝政,韦后和武三思栽赃五王,先后将他们五人贬谪,五人或许病死或许被杀。

张柬之

哥舒翰

哥舒翰,突骑施族,在西部边境多次打败吐蕃,开疆拓土,并参加平定安史之乱,被封为西平郡王。哥舒翰最终被安庆绪所害。

哥舒翰

李光弼

李光弼,契丹族,参加平定安史之乱和打压浙东袁晁起义,被封为临淮郡王。李光弼被认为是“战功推为中兴榜首”,但受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栽赃,饮恨病逝。

郭子仪

郭子仪参加平定安史之乱和河中暴乱,并击溃回纥和吐蕃的侵略,被封汾阳郡王,善终。

郭子仪

李嗣业

李嗣业跟从高仙芝打败小勃律国、征讨石国、吐蕃等,并参加平定安史之乱。李嗣业死于安史之乱中攻击相州的战役中,算是武将的最好归宿了。

郭英乂

郭英乂身世将门,凭仗战功不断升官,参加了打败吐蕃侵略平和定安史之乱,被封定襄郡王,后在部将暴乱中被杀。

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铁勒族,跟从郭子仪参加平定安史之乱,被封大宁郡王,后因宦官骆奉先栽赃举兵叛变,被郭子仪打败。

辛京杲

辛京杲,跟从李光弼参加平定安史之乱,被封晋昌郡王。辛京杲统兵才能拔尖,但多有栽赃同僚,人品不敢恭维。最终,辛京杲年迈无法统兵,大哭逝世。

段秀实

段秀实参加西域怛罗斯之战平和定安史之乱,被封张掖郡王,后在泾原暴乱中被杀。

李晟

李晟跟从王忠嗣讨伐吐蕃,多有战功,后参加平定河朔三镇暴乱和朱泚之乱,被封西平郡王,善终。

白孝德

白孝德是龟兹王族后嗣,跟从仆固怀恩参加平定安史之乱,跟从李光弼参加河阳之战,被封昌化郡王,善终。异姓封王的原因

以上列出的是唐朝异姓封王比较重要的几个人,他们有为康复李唐神器发起政变的五王,但更多的是为保护唐王朝边境和国家安稳,完成王朝中兴的名将。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有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墨客万户侯?”,表现出对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神往,一起也反映出唐朝封侯的重要途径—军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